毗婆尸佛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毗婆尸佛梵语Vipaśyin巴利语:Vipassin),又作毘钵尸佛毘婆沙佛鞞婆尸佛维钵西佛维卫佛,意为胜观净观胜见种种见,为过去七佛的第一位、上座部佛教以燃灯佛为首的二十四佛之一,亦有说为过去庄严劫中之,其八相成道之过程大致与释迦牟尼佛相同。[1][2]

生平

长阿含经卷一‧大本经》记载毗婆尸佛于释迦佛九十一、人类寿命八万岁时出世,生于刹帝利家中,姓拘利若(㤭陈如,梵语:Kaundinya、巴利语:Kondañña[3]),其父名为槃头摩多,是槃头婆提城之王者;其母则名为槃头婆提,此外毗婆尸佛有一子名为方膺。毗婆尸佛于波波罗树下成佛,共说法三次,初会弟子有十六万八千人,二会弟子有十万人,三会弟子有八万人,其上首弟子名为𬸣荼、提舍(踬沙),执事弟子名为无忧。[2][4]

七佛经》则记载毗婆尸佛之父为统治满度摩城的满度摩王,母名满度摩帝,初会有六万二千比丘阿罗汉果,二会中有十万,三会中有八万,大智慧弟子名为欠拏底写,侍者名为阿输迦。《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五、《毘婆尸佛经》、《七佛父母姓字经》、《佛名经》卷八也有相关记载但内容不完全相同。[2]

相貌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十‧念七佛品》中提及其观想形象:“过去久远有佛世尊名毗婆尸佛,身高显长六十由旬,其佛圆光百二十由旬,身紫金色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八万四千好,一一好中无数金光,一一光中有恒沙化佛,一一化佛有恒沙色光,一一光中无数诸声闻比丘菩萨、大众以为侍者,人人各持一大宝华,华上皆有百千亿宝摩尼网艳,网艳相次高百千丈以为佛光。是时佛身益更明显,如百千日照紫金山,光明艳起化佛无数,一一化佛犹如百亿日月俱出。”[2]

闻名功德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称佛名号品第九》:“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毗婆尸。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永不堕恶道,常生天,受胜妙乐。”

传法偈颂

宗镜录》、《景德传灯录》等典籍记载其传法偈颂为:[5][6]

身从无相中受生,

由如幻出诸形像[注 1]

幻人心识本来无,

罪福无所住。

注解

  1. 《景德传灯录卷一‧叙七佛》记载此句为“犹如幻出诸形象”

参考资料

  1. 慈怡法师主编. 毘婆尸佛. 《佛光大辞典》 (高雄县大树乡: 佛光). 1988. ISBN 9789575433307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2. 2.0 2.1 2.2 2.3 引用错误:<ref>标签无效;未给name(名称)为佛教百科1的ref(参考)提供文本
  3. 慈怡法师主编. 憍陈如. 《佛光大辞典》 (高雄县大树乡: 佛光). 1988. ISBN 9789575433307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4. 佛陀耶舍、竺佛念译.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一‧第一分初大本经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经》第 1 册 (东京: 大藏出版株式会社). 1988: 页1–10 [2020-10-16]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5. 永明延寿. 链接至维基文库 宗镜录卷九十七. 《宗镜录》. 维基文库 (中文). 
  6. 道原. 《景德传燈录卷第一‧叙七佛》. 《大正新脩大藏经》第 51 册 (东京: 大藏出版株式会社). 1988: 页1–10 [2020-10-16] (繁体中文(中国台湾)). 

引用错误:<references>内定义的name(名称)为“佛教百科2”的<ref>标签未在前文内使用。

引用错误:<references>内定义的name(名称)为“佛教百科2”的<ref>标签未在前文内使用。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