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戒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菩萨戒梵语bodhisattva-śīla,菩萨尸罗戒),北传佛教菩萨道菩萨修行者遵守的戒律,为尸罗的一种,又叫大乘戒佛性戒。有《梵网经》的梵网菩萨戒、《瑜伽师地论》的瑜伽菩萨戒、《菩萨璎珞本业经》的菩萨十重戒等数种。汉传佛教也称之为三聚净戒梵语bodhisattva-saṃvara,菩萨净戒),为菩萨戒种种戒条的三个概括。

概论

声闻乘、缘觉乘的戒律重在事相,而菩萨戒的戒律重在菩提心。菩萨戒有二大来源,出自《瑜伽师地论》的“四重四十三轻戒”,和出自《梵网经》的“十重四十八轻戒”,这些戒律无非是从佛性智慧所发,故未必如声闻缘觉二乘重事相,也不同于二乘“尽形寿受持”,但对是否违反菩提心则十分看重,因菩提心无尽故、菩萨戒无尽,故是尽未来际生生世世受持。

汉传佛教中,将菩萨戒总结为三大类,因为戒的精神及戒相乃是为令众生无漏清净,所以称为“净戒”[1],即三聚净戒,或叫三聚戒菩萨毘奈耶[2],分别是:

  1. 摄律仪戒:以禁防为体
  2. 摄善法戒:以勤勇为体
  3. 摄众生戒(饶益有情戒):以勤勇为体

菩萨璎珞本业经》也有菩萨十重禁戒的说法,即《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戒”中的“十重”,分别是:

  1. 不杀生,不可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众生
  2. 不偷盗,不可偷盗乃至一针一草
  3. 不淫,不可与一切有情行淫事
  4. 妄语,不可犯大、小妄语
  5. 不酤酒,不可买卖
  6. 不说四众过,不说在家居士男、女二众,和出家僧伽比丘、比丘尼二众的七逆十重罪过。
  7. 不自赞毁他,不可称赞自己功德,讥讽、传扬他人过恶
  8. 不悭吝、加毁,不可在他人请求布施钱财或佛法时,悭吝不予,且加以毁辱
  9. 不嗔心不受悔,不可生嗔心辱、击众生,且不可他人说悔求谅时不接受
  10. 不毁谤三宝,不可毁谤

汉传佛教

在汉传佛教中,菩萨戒有二大传统,第一个传统来自于瑜伽行唯识派的《菩萨地持经》(出自《瑜伽师地论》中)“四重四十三轻戒”,最早由昙无谶传入;第二个传统则来自《大梵网经》的〈菩萨戒经〉“十重四十八轻戒”,相传由鸠摩罗什传入。其中以《大梵网经》为主流。

天监十八年五月梁武帝敕写《出家人受菩萨戒法卷第一》,其〈序〉中详记本戒法所依据的经典以及编撰旨趣[3]

“戒本宗流,大抵有二:一出菩萨地持经,二出梵网经。……后有求那跋摩于祇洹寺,译出菩萨善戒经。地持、善戒,大意相似,曲细推检,多有不同。......世间所传菩萨戒法,似欲依二经(地持经、梵网经),多附小乘行事。撰菩萨戒法,乃有多家。鸠摩罗什所出菩萨戒法。高昌昙景口所传受菩萨戒法。罗什是用梵网经。高昌云弥勒所集(地持经)。亦梵网经,长沙寺玄畅所撰菩萨戒法[4]。京师有优婆塞戒经撰菩萨戒法。复有璎珞本业经撰菩萨戒法。复有观普贤行经撰菩萨戒法。粗是所见,略出六家。......今所撰次,不定一经。随经所出,采以为证。于其中间,或有未具,参以所闻,不无因缘。不敢执己怀抱,妄有所作。唯有撰次,是自身力集,为在家、出家受菩萨戒法”。

按照法藏大师《华严经探玄记》所示菩萨戒,列举十项如下[5]

  • 依《梵网》等,有菩萨三归戒。
  • 依《优婆塞戒经》,列五戒、六重二十八轻戒,在家菩萨受。
  • 依《文殊师利问经》,列八戒(八关斋戒),名为世间菩萨戒。
  • 依《文殊师利问经》,列沙弥十戒,名为出家菩萨戒。
  • 依《大方等陀罗尼经》,列二十四重戒,亦在家菩萨受。
  • 依《璎珞》、《梵网》,列十无尽戒(梵网又多四十八轻戒),通在家、出家菩萨。
  • 依《瑜伽》、《地持》,列四重四十三轻戒,多分出家、亦兼在家。
  • 依《善戒经》,列声闻四重戒、菩萨四重戒,局为出家菩萨受。
  • 依《毘奈耶瞿沙方广契经》,菩萨戒有十万种差别。
  • 依《华严经·十无尽藏品》、《华严经·离世间品》,列十无尽戒藏、菩萨十种清净戒。

又,法鼓山圣严法师论及菩萨戒时,认为“十善法不仅是贯串世出世间凡圣五乘的基本善法,也是从凡入圣乃至成等正觉的根本轨范,故被以印度大乘佛教为依归的汉藏诸大论师们,将之当作菩萨戒的共轨。……以十善法配合三聚净戒为菩萨戒受持准则的观念和作法;这是回归佛陀本怀的无上功德……在他种菩萨戒无法一一遵守的情况下,能以十善戒作为菩萨戒而来涵盖一切戒,应该是最合佛旨的。”[6]

历史发展

汉传佛教菩萨戒之起源:

  • 据《续高僧传》卷一记载:波罗末陀、或称拘那罗陀,华译真谛三藏,西天竺人(西印度),五代十国梁大同十二年东来中土,时年三十余岁。受梁武帝好遇,逢国难而往北齐、后赴东魏,在这之间,真谛法师述译金光明经摄大乘论唯识论、、等。另有求受菩萨戒者,唯译本仅‘菩萨戒经二十二品’,拟返西携大乘经论再来支那,以补缺憾,然遇风暴船翻未果。
  • 又据 僧肇法师于《梵网经》序:五代十国、大秦姚兴 弘始三年,天竺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华译童寿),以持菩萨戒故,偏诵此一心地法门品。以此品略明菩萨戒相,是故天竺(印度)持菩萨戒者无不皆诵。于当时有沙门慧融、道祥等八百余人,请法师鸠摩罗什授菩萨戒。遂于逍遥园(或云长安草堂寺),共学士、沙门,手执梵文,翻译经论五十余部,唯此梵网经由鸠摩罗什自诵出而共译之;一百二十卷六十一品,其中菩萨心地品第十,专明菩萨行地。是时慧融和道祥及三百人等,从笔受亦同诵持,即受菩萨戒,人各诵此品,以为心首。师徒义合,敬别录此下卷之中偈颂已后所说戒相,独为一卷,名作【《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卷】。欲使仰希菩提者,追踪以悟理故,冀于后代同闻焉。说此为依【《梵网经》 心地品第十】受菩萨戒之始。
  • 另据《高僧传》第二卷记载:昙无谶(昙摩忏)或名昙无忏,中天竺人,六岁丧父,随母佣织毡毯为业。先受学于沙门达摩耶舍(译为法明),后遇白头禅师,授以树皮涅槃经本。昙无忏并明解咒术,被称为大咒师。后又往罽宾国,赍大涅槃前分十卷、并菩萨戒经菩萨戒本等,但其国多学小乘不信涅槃,乃东适龟兹,不久又复进到姑臧、止于传舍,时相当于北宋时期。当时有张掖沙门道进,欲从忏师受菩萨戒,忏云:汝且先悔过(譬喻净器,才能装入甘露)。道进乃竭诚忏悔七日七夜,至第八日诣忏师求受,忏师忽大怒。道进更思惟:“是我业障未消吗?”,乃戮力三年,且禅且忏,道进即于定中见释迦文佛与诸大士授己戒法,而同那一夜有十余人相同梦见与道进一样的情境。道进欲诣忏师说之,未及至数十步,忏惊起唱言:“善哉!善哉! 已感戒矣,吾当更为汝作证”,次第于佛前为说戒相。 时沙门道朗亦同感梦中境、求为法弟,又从道进受戒者千余人,传受此戒法迄至于今。 另有别记云:《菩萨地持经》应是伊波勒菩萨传来此土,后由昙无忏所传戒。
  • 禅宗菩萨戒,如神秀的“佛性戒”和惠能的“无相戒”,倡“戒禅合一”,以自性清净为戒的心地法门,不重戒相。其思想源自《大乘梵网经·心地戒品》[7][8]
  • 禅宗四祖道信禅师作《菩萨戒法》。北宗《大乘无生方便门》记载神秀传菩萨戒仪,认为“菩萨戒是持心戒,以佛性为戒性”,末后跏趺坐念佛看心净。佛教学者认为神秀的戒仪与署名为慧思[9]的《受菩萨戒仪》有许多相似处,而更为简要[8]
  • 敦煌本《坛经》记载南宗惠能授“无相戒”之内容,其菩萨戒仪依次是:见自三身佛、发四弘誓愿、无相忏、受无相三归依戒、末后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佛教学者认为无相戒是南宗禅门独创的弘戒法门,结合《金刚经》的中道思想,与《维摩诘经》的戒律观[8]
  • 荆溪湛然的《授菩萨戒仪》依古德及《梵网》、《璎珞》、《地持》、并高昌等文,编撰授菩萨戒行事之仪式,分为十二门。之后诸多的菩萨戒仪,皆以此为定准。[10]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的菩萨戒有两个传承,第一个传承来自《虚空藏菩萨经》(出自寂天入菩萨行论》与《大乘集菩萨学论》),第二个传承来自无著菩萨地论》(出自《瑜伽师地论》之中)。

参见

参考来源

  1. 《大乘庄严经论》卷8〈17 度摄品〉:“菩萨有三聚戒。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摄众生戒。初戒以禁防为体。后二戒以勤勇为体。诸菩萨一切时恒守护故。离戒及善趣者。谓不着得戒及不求爱果故。” (CBETA, T31, no. 1604, p. 630, c13-16)
  2. 《法门名义集》:“三聚净戒 一切恶无不断。是摄律仪戒。一切善无不修。是摄善法戒。一切众生无不度。是摄众生戒。此三聚戒者菩萨道。”
  3. 颜尚文. 梁武帝受菩萨戒及舍身同泰寺与“皇帝菩萨”地位的建立. 东方宗教研究: 43–89. 
  4. 菩萨戒义疏:“高昌本者。或题畅法师本。原宗出地持而作法小广。......已三说受一切(地持)菩萨律仪戒竟。次说(梵网)十重相竟。......自齐宋已来多用此法。......复有比丘昙景。亦传此法。宗出彼郡故名高昌本。......又元嘉末有玄畅法师......宣授菩萨戒法大略相似,不无小异,故别有畅法师本。”
  5. 法藏《华严经探玄记》:“菩萨戒以三业善为性。二约本亦以真如为性。……一、依梵网等经有菩萨三归戒。二、依善生经五戒,是在家菩萨戒。三、依文殊问经八戒名世间菩萨戒。四、亦依彼经十戒。谓即沙弥所持者名出家菩萨戒。五依方等经二十四戒亦在家菩萨受。六依璎珞梵网十无尽戒通在家出家菩萨所受。七依瑜伽地持四波罗夷戒。观此戒相多分似是出家所受。亦兼在家。八善戒经及重楼戒经等八重戒。谓声闻四重上加瑜伽中四重。故为八。此文局为出家菩萨受。以先受五戒十戒具戒方得受菩萨戒。如四重楼阁渐次成等故也。九依梁摄论戒学云如毘奈耶瞿沙毘佛略经说。菩萨戒有十万种差别。十依华严经有十十等无尽戒品。如十藏品及离世间说。”
  6. 释圣严. 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论. 中华佛学学报. 1995: 17–40. 
  7. 释印顺. 中国禅宗史-第二节 东山门下的种种相. 
  8. 8.0 8.1 8.2 高毓婷. 北宗神秀菩萨戒研究. 
  9. 按吕姝贞 〈慧沼《劝发菩提心集》的戒律思想初探 〉一文,本书题为慧思撰,但在《续高僧传》卷十七、《大唐内典录》卷五、《佛祖统纪》卷二十五等所载慧思之著作中,均未见著录。仅在《传教大师将来台州录》、《天台宗章疏》及《大唐国法华宗章疏目录》诸录中始有记载。
  10. 吕姝贞. 慧沼《勸发菩提心集》的戒律思想初探 (PDF).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