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


第二十屆
(2022年10月23日至今)
組成人員
總書記 習近平
委員(7) 習近平李 強 趙樂際 王滬寧 蔡 奇 丁薛祥 李 希
機構概況
上級機構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
機構類型 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常設機構
辦事機構 中共中央書記處
聯絡方式
總部
 實際地址 北京市中南海等地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簡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是中國共產黨最高權力機關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常設機關。中共中央總書記作為常委會的首要成員領導、協調其日常運轉,召集並主持會議。

職權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從1928年7月六屆一中全會開始設立。1934年1月六屆五中全會到1956年9月中共八大,改稱中共中央書記處。1945年中共七大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當選中央書記處書記,被稱為「五大書記」,地位等同後來的政治局常委。從中共八大起,又改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原來的五大書記全部當選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委員會主席副主席。此後仍有中共中央書記處,但只是處理日常事務機構或辦事機構。

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務委員會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行使中央委員會的職權。

2015年起,每年1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都要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國務院黨組全國政協黨組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工作匯報[1],2016年起又加入了中央書記處工作報告[2]

2017年中共十九大之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全體委員和常委都要向中共中央總書記述職[3]

根據《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工作條例》,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貫徹執行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的決議、決定,組織實施中央政治局制定的方針政策,行使以下職權[4]

  1. 處理黨中央日常工作。
  2. 研究討論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和事項並提出意見,提交中央政治局審議。
  3. 研究決定黨和國家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和事項。
  4. 對重大突發性事件作出處置決定和工作部署。
  5. 聽取中央書記處工作報告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國家監察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國務院黨組、全國政協黨組、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等的工作匯報。
  6. 按照有關規定推薦、提名、任免幹部;決定對有關黨的領導幹部的處理處分事項。
  7. 研究決定其他應當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決定的重大問題和事項。

成員

在常委會人選問題上,按照黨章,作為中共中央主要負責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必須從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產生,同時位列常委首席,召開並主持常務會議。

決策機制

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一般定期召開(每週一次[5]),遇有重要情況可以隨時召開。會議議題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確定。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應當有半數以上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到會方可召開。根據需要,可以安排有關人員列席會議。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在決定問題時應當經過充分討論,涉及多個事項的應當逐項進行討論和決定。常委會在重大問題表決上採取簡單多數制,每個常委的表決權並不因其職務或資歷的高低而有所區別[6]

歷屆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名單

第五屆中央委員會

  • 1927年5月9日一中全會
陳獨秀張國燾蔡和森
1927年7月4日五屆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
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委:張國燾、李維漢周恩來李立三張太雷
  • 1927年8月9日臨時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
瞿秋白、李維漢、蘇兆征
  • 1927年11月9-10日臨時政治局擴大會議
瞿秋白、李維漢、蘇兆征、周恩來、羅亦農

第六屆中央委員會

六屆一中全會(1928年7月19日)
向忠發、周恩來、蘇兆征(1929年2月25日病故)、項英、蔡和森(1928年11月20日被撤)、李立三(後補)
  • 1930年8月6日 中央行動委員會(總行委)主席團委員
向忠發、李立三、周恩來、瞿秋白、徐錫根顧順章袁炳輝
六屆三中全會(1930年9月24日-28日)
向忠發、周恩來、瞿秋白
六屆四中全會(1931年1月10日)
向忠發、周恩來、張國燾、陳紹禹(1931年2月增補)
  • 1931年6月22日向忠發被捕處決後
盧福坦、周恩來、劉少奇張聞天
  • 1931年9月15日
博古、張聞天、盧福坦
六屆五中全會(1934年1月15日-18日)
博古、張聞天、周恩來、項英
  • 1935年1月15日-17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遵義會議
張聞天、毛澤東、周恩來、博古、王稼祥
  • 1937年12月9日-1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
毛澤東、陳紹禹、張聞天、陳雲康生
六屆六中全會(1938年9月29日-11月6日)
毛澤東、張聞天、陳雲、康生、陳紹禹、任弼時(1940年7月增補)
  • 1943年3月2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
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
  • 中央政治局主席:毛澤東
六屆七中全會主席團
毛澤東(主席團主席)、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中央秘書長)

第七屆中央委員會

七屆一中全會(1945年6月19日)
  • 中央書記處五大書記(不設政治局常委會)
毛澤東(書記處主席)、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1950年10月27日病逝)、陳雲(1950年6月9日七屆三中全會增補)
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不設副主席)
中央政治局主席:毛澤東
中共中央秘書長:任弼時 鄧小平

第八屆中央委員會

八屆一中全會(1956年9月28日)
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林彪(1958年5月25日八屆五中全會增補)、鄧小平
  • 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
    • 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林彪(1958年5月25日八屆五中全會增補)
    • 中央書記處總書記:鄧小平
八屆十一中全會(1966年8月1日-12日)
毛澤東、林彪、周恩來、陶鑄(1967年1月4日被撤職)、陳伯達、鄧小平(1968年10月31日八屆十二中全會被撤職)、康生、劉少奇(1968年10月31日八屆十二中全會被撤職)、朱德、李富春、陳雲
  • 主席:毛澤東
    • 副主席:林彪

第九屆中央委員會

九屆一中全會(1969年4月28日)
毛澤東、林彪(1971年9月13日死亡,1973年開除黨籍)、周恩來、陳伯達(1970年9月6日九屆二中全會被隔離審查)、康生
  • 主席:毛澤東
    • 副主席:林彪

第十屆中央委員會

十屆一中全會(1973年8月24日-28日)
毛澤東(1976年9月9日病逝)、華國鋒(1976年4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增補)、周恩來(1976年1月8日病逝)、王洪文(1976年10月6日被隔離審查)、康生(1975年12月16日病逝)、葉劍英李德生(1975年1月10日十屆二中全會辭職)、朱德(1976年7月6日病逝)、張春橋(1976年10月6日被隔離審查)、董必武(1975年4月2日病逝)、鄧小平(1975年1月10日十屆二中全會增補,1976年4月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撤職)
  • 主席:毛澤東
  • 第一副主席:華國鋒(1976年4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
    • 副主席:周恩來、王洪文、康生、葉劍英、李德生、鄧小平(十屆二中全會增補)
四人幫」倒台後(1976年10月6日)
華國鋒(主席)、葉劍英(副主席)
十屆三中全會(1977年7月16日-21日)
  • 主席:華國鋒
    • 副主席:葉劍英、鄧小平

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

十一屆一中全會(1977年8月19日)
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汪東興
  • 主席:華國鋒
    • 副主席: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汪東興
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18日-22日)
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汪東興、陳雲
  • 主席:華國鋒
    • 副主席: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汪東興、陳雲
十一屆五中全會(1980年2月23日-29日)
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陳雲、胡耀邦趙紫陽
  • 主席:華國鋒
    • 副主席: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陳雲
  •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耀邦
十一屆六中全會(1981年6月27日-29日)
胡耀邦、葉劍英、鄧小平、趙紫陽、李先念、陳雲、華國鋒
  • 主席:胡耀邦
    • 副主席:葉劍英、鄧小平、趙紫陽、李先念、陳雲、華國鋒
  •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耀邦

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

十二屆一中全會(1982年9月12日-13日)

廢除黨主席和副主席的設置,以總書記為「中共中央主要負責人」。

胡耀邦葉劍英、鄧小平、趙紫陽、李先念陳雲
十二屆四中全會(1985年9月16日)
胡耀邦、鄧小平、趙紫陽、李先念、陳雲
政治局擴大會議(1987年1月16日)
趙紫陽(代理總書記)、鄧小平、李先念、陳雲、胡耀邦

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

十三屆一中全會(1987年11月2日)
趙紫陽李鵬喬石胡啟立姚依林
十三屆四中全會(1989年6月24日)
江澤民、李鵬、喬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環

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

十四屆一中全會(1992年10月19日)
江澤民、李鵬、喬石、李瑞環、朱鎔基劉華清胡錦濤

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

十五屆一中全會(1997年9月19日)
江澤民、李鵬、朱鎔基、李瑞環、胡錦濤、尉健行李嵐清

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

2002年11月15日中共十六屆一中全會選舉產生第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共24人(另:候補委員1人),其中常務委員會委員9人(其中黃菊於2007年6月2日在任期內病逝),排名如下:
排名 姓名 黨職 公職 分工
1 胡錦濤 中共中央總書記
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
中共中央軍委主席(自2004年9月)
國家主席
國家中央軍委副主席
國家中央軍委主席(自2005年3月)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外事/國安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2 吳邦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3 溫家寶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國務院黨組書記
國務院總理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副組長
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主任
國家國防動員委員會主任
國家能源委員會主任
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組長
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組長
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組長
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組長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4 賈慶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全國政協黨組書記
全國政協主席 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
5
曾慶紅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排名第1)
中共中央黨校校長
國家副主席 中央外事/國家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副主任
中央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
6 黃菊
(任內逝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國務院黨組副書記
國務院副總理(排名第1)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副組長
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副組長
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
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副組長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國家能源委員會副主任
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主任
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主任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
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組長
國務院防治愛滋病工作委員會主任
7 吳官正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中央紀委書記
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8 李長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主任
中央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9 羅干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中央政法委書記
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主任
中央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組長
中央西藏工作協調小組組長

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

2007年10月22日中共十七屆一中全會選舉產生第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共25人[7],其中常務委員會委員9人,排名如下:
排名 姓名 黨職 公職 分工
1 胡錦濤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中央總書記
中共中央軍委主席
國家主席
國家中央軍委主席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外事/國安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2 吳邦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3 溫家寶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國務院黨組書記
國務院總理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副組長
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主任
國家國防動員委員會主任
國家能源委員會主任
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組長
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組長
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組長
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組長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4 賈慶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全國政協黨組書記
全國政協主席 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
5 李長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主任
中央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6 習近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排名第1)
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自2010年10月)
中共中央黨校校長
國家副主席
國家中央軍委副主席
中央外事/國家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副主任
中央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
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7 李克強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國務院黨組副書記
國務院副總理(排名第1)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副組長
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副組長
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
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副組長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國家能源委員會副主任
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主任
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主任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
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組長
國務院防治愛滋病工作委員會主任
8 賀國強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中央紀委書記
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9 周永康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中央政法委書記
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主任
中央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組長
中央西藏工作協調小組組長
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

2012年11月15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第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25人,其中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7人,排名如下[8]
排名 姓名 黨職 公職 分工
1 習近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中央總書記
中共中央軍委主席
國家主席
國家中央軍委主席
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外事/國安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軍委聯合作戰指揮部總指揮
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主任
2 李克強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國務院黨組書記
國務院總理 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副主席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副組長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副組長
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主任
國家國防動員委員會主任
國家能源委員會主任
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副組長
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副主任
3 張德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副主席
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
中央修改國家憲法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4 俞正聲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全國政協黨組書記
全國政協主席 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西藏工作協調小組組長
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組長
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5 劉雲山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
中央文明委主任
中共中央黨校校長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副組長
中央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副主任
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副組長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成員
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副主任
6 王岐山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中央紀委書記
中央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7 張高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國務院黨組副書記
國務院副總理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副組長
國家能源委員會副主任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成員
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
第24屆冬奧會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

2017年10月25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第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25人,其中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7人,排名如下:
排名 姓名 黨職 公職 全國人大選區 黨代會選區 分工
1 習近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中央總書記
中共中央軍委主席
國家主席
國家中央軍委主席
內蒙古 廣西 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主任
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
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主任
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
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主任
中央審計委員會主任
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總指揮
2 李克強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國務院黨組書記
國務院總理 廣西 甘肅 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副主席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副主任
中央財經委員會副主任
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
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副主任
中央審計委員會副主任
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主任
國家國防動員委員會主任
國家能源委員會主任
3 栗戰書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江西 四川 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副主席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副主任
4 汪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全國政協黨組書記
全國政協主席 四川 西藏 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西藏工作協調小組組長
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組長
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5 王滬寧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書記處書記
中央文明委主任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至2020年10月)
河北 貴州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副主任
中央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副主任
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
中央財經委員會成員
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副主任
黨和國家功勳榮譽表彰工作委員會主任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至2020年10月)
6 趙樂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中央紀委書記
黑龍江 內蒙古 中央審計委員會副主任
中央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7 韓正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國務院黨組副書記
國務院副總理 陝西 海南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中央空中交通管理委員會主任
國家能源委員會副主任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
中央財經委員會成員
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組長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組長
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領導小組組長
國務院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組長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組長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組長
第24屆冬奧會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全國綠化委員會主任
國務院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領導小組組長

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

2022年10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第二十屆中央政治局委員24人,其中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7人,排名如下:
排名 姓名 黨職 公職 全國人大選區 黨代會選區 分工
1 習近平 中共中央總書記
中共中央軍委主席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國家主席
國家軍委主席
廣西 最高領導人
2 李強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上海市委書記
上海
3 趙樂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內蒙古
4 王滬寧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文明委主任
貴州
5 蔡奇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
中共北京市委書記
北京
6 丁薛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和國家機關
7 李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中央紀委書記
中共廣東省委書記
廣東

參考文獻

  1. 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新網. 2015-01-16 [2022-01-06]. 
  2.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 中新網. 2016-01-07 [2022-01-06]. 
  3. 中央政治局同志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述职. 新華網. 2017-10-27 [2018-03-21]. 
  4. 新華社北京.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条例》. 觀察者網. [2020-10-12]. 
  5. 王俊. 中央政治局如何开会. 東西南北. 2013, (18). 
  6. 揭秘政治局常委会:总书记只能投一票. 人民網. 2014-03-03 [2020-10-18]. 
  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公报_. 中國人大網. [2021-04-06]. 
  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公报. 新華網. 2012-11-15.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