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

出自求聞百科
浙江大學
Zhejiang University
浙江大學校標
浙江大學校徽
老校名求是書院、國立第三中山大學、國立浙江大學
校訓求是 創新
創辦時間 大清光緒二十三年四月二十日
1897年5月21日[1]
學校類型中央部屬高校 綜合大學
黨委書記任少波[2]
校長吳朝暉
教師人數3611名
職工人數8657名[3]
學生人數53673名(2017年底)[4]
大學部人數24878名
研究生人數28795名
校址  中國浙江省
紫金港校區(又稱為『校本部』)杭州市西湖區餘杭塘路866號
玉泉校區:杭州市西湖區浙大路38號
西溪校區:杭州市西湖區天目山路148號
華家池校區:杭州市江干區凱旋街道凱旋路268號
之江校區:杭州市西湖區之江路51號
舟山校區(又稱為『浙江大學海洋學院』)舟山市定海區浙大路1號
海寧國際校區嘉興市海寧市海州東路718號
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溫州市甌海區鳳南路26號

(玉泉校區)
校區紫金港、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舟山、海寧、溫州
總面積5.739978平方千米[4]
代表色求是藍創新紅[5]
網站www.zju.edu.cn

浙江大學(英語:Zhejiang University縮寫ZJU),簡稱浙大,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現有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紫金港舟山海寧七個校區(寧波校區正在籌建中),並在溫州設立研究院。其前身是成立於光緒23年(1897年)的求是書院

浙江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頂尖的高校之一,現時屬於「QS世界百強大學」及「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百強大學」,是「雙一流A類」和原「985工程」、原「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譽為「東方劍橋」。[6][7][8]

歷史

浙江大學的前身是1897年成立的求是書院,由晚清杭州知府林啟創建,它是中國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學制最早創辦的幾所新式高等學校之一,著重理科、工科等科學技術,後改稱浙江高等學堂。1912年初學制改革,教育部令全國各高等學堂停辦。6月,浙江高等學堂校醫韓清泉、教務長湯爾和及校友厲綏之出而創辦浙江醫學專門學校(即後來之浙醫)。1914年浙高最後一屆學生畢業,教師多轉入工專和農專等學校,校址為浙省軍政府占用,為省長公署。自1918年起,廣大求是浙高師生建立本大學籌備委員會,積極謀劃復校並建立現代化大學,雖屢經省議會批准,總因軍閥混戰,經費校產無着落以致籌而未辦。

1927年2月北伐功成,克復杭州;5月25日,浙江省委會召開會議,同意撥還原浙江高等學堂校產,成立大學,聘前浙江高等學堂校長邵裴子,教師馬敘倫,校友蔣夢麟、校友邵元沖等為籌備委員。時浙高校友陳布雷任省府秘書長,主其事,求是、浙高師生遂在「求是書院」校址復校。浙高校友蔣夢麟首任校長,校友堵福詵任大學秘書長,前校長邵裴子為副校長並籌建文理學院,又合併浙江公立工業專門學校浙江公立農業專門學校,正式成立國立第三中山大學。求是、浙高校友及社會賢達紛至沓來,大學由此巍然大觀。1928年4月1日,改名為「浙江大學」,同年稱「國立浙江大學」(英語:National Chekiang University),有工、農、文理三個學院。

竺可楨等浙江大學老師在西遷泰和時的圖書館前留影(1938年5月)

抗日戰爭爆發之後,浙江大學西遷貴州,並發展成為中國最頂尖的幾所大學之一,擁有竺可楨胡剛復梅光迪張其昀張蔭麟王淦昌蘇步青等一大批著名學者,被英國皇家學會著名學者李約瑟譽為「東方劍橋」。由於學衡派學者和中國科學社重要成員的雲集,浙大成為文化和科學學術的重鎮[9][10]

1939年至1945年,浙江大學在麗水龍泉芳野曾家大屋開辦分校。[11]

1945年設立法學院、醫學院。1946年,學校遷返杭州。

建國初期,浙江大學為籌建中國科學院和國家高等教育再布局做出了突出貢獻和重大犧牲。

1949年,中國大陸籌建中國科學院,部分浙大師資被調至中科院各院所。

1950年代初期在全國高等院校調整,仿效蘇聯模式將浙江大學只保留工學院電機、化工、土木、機械四系,之江大學相關工科專業併入浙大。浙江大學醫學院浙江省立醫學院合併,組建浙江醫學院(即後來的浙江醫科大學)。浙江大學文學院、理學院與之江大學文理學院、浙江師範學校浙江俄文專科學校合併,成立浙江師範學院(即後來的杭州大學)。浙江大學農學院單獨建校,成立浙江農學院(即後來的浙江農業大學)。

20世紀九十年代,中國大陸興起高校合併浪潮,在一些老校友的倡導下,在院校調整中分流出去的與浙大同根同源的三所高校——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與老浙江大學於1998年9月15日完成四校合併,組建為今日的新浙江大學。2020年7月,發生浙江大學強姦案,受到網上高度關注。[12][13][14]

傳統

1938年,時任國立浙江大學校長的竺可楨主持校務會議,提出以「求是」二字為國立浙江大學校訓,並邀著名國學大師馬一浮為校歌作詞。

校歌

校歌《浙江大學校歌》原名《大不自多》,由國學家馬一浮先生作詞,國立中央音樂學院應尚能教授作曲。該校歌自定以來多有異議,集中於文言歌詞且用典頗多,於學生理解不便。校長竺可楨認為歌詞雖文理艱深,而其意甚深,故而沿用至今。

校訓

  • 校訓「求是創新」。

起源:1938年,校長竺可楨主持校務會議正式確定「求是」為浙大校訓。「求是」二字,取於王陽明「君子之學,唯求其是」一句,是本校前身「求是書院」傳承至今的大學精神。且「求是」暗合英文「Truth」一詞,意同「真理」,是為大學求學之目的,以為校訓甚為恰當。由此,校長竺可楨定「求是」為校訓,期許浙江大學學子可承續校風,並不忘為學之目的。
變遷:1988年,有感於當下社會將「求是」往往片面理解為「求實」,校長路甬祥在原校訓「求是」二字後增補強調了「創新」,以為新時期浙江大學校訓。

校名

現用校名為毛澤東寄浙江大學教授信封上的地址放大而成。

校區

玉泉校區主門(東門)
玉泉校區圖書館

浙大現有七個校區,海寧校區已於2016年9月投入使用。原浙江醫科大學所在的湖濱校區已於2005年10月拍賣,並於2007年1月進行了爆破拆除。

紫金港校區

浙大主校區,位於杭州市西湖區餘杭塘路866號,於2001年9月開工興建,2002年10月啟用,面積3200畝,也是浙江大學最大校區。

二期西校區工程2700餘畝,規劃總建築面積約120餘萬平方公尺,於2011年5月開工建設,並於2017年完工。2007年4月20日,浙江大學校部機關由玉泉校區遷往紫金港,紫金港校區正式取代玉泉成為浙大的主校區。

目前,入校新生往往分入求是學院,統一居住於紫金港校區。尚有不少學院高年級學生亦居住於此。紫金港校區學生住宿區共分七個學園,自東向西、自北向南分別名為「白沙」、「翠柏」、「青溪」、「丹陽」、「藍田」、「紫雲」、「碧峰」。因管理需要,青溪學園與丹陽學園已合併為丹陽青溪學園,簡稱丹青學園;紫雲學園與碧峰學園已合併為紫雲碧峰學園,簡稱雲峰學園。

玉泉校區

浙江大學老校區,位於杭州市西湖區浙大路38號,在1998年四校合併之前,為老浙江大學主校區。四校合併後仍然習慣於口頭被稱為「老浙大」。

進入大學正門,首先將面對兩條寬闊的林蔭道與之間的大草坪。林蔭道一直延伸到背靠老和山的浙江大學圖書館本館大樓前。林蔭道的兩側是校區內的主要教學樓。校園內最大的塑像是毛澤東塑像,位於上述兩條林蔭道之間,距離正校門約200米。毛澤東塑像右手呈揮手狀,目視遠方,前有水泥平台,是大學生舉行英語角和宣傳活動的中心場所。位於毛澤東塑像後方,距離400米左右的圖書館前,立有浙江大學前校長、著名教育家竺可楨銅像。塑像人物一手撐手杖,一手挽着外套,神情自然地注視着校園。

西溪校區

位於杭州市西湖區天目山路148號,因校區東面是西溪河,所以定名為西溪校區,為原杭州大學校址。杭州大學前身最早是創建於1897年的求是書院和育英書院,後來求是書院於1928演變為國立浙江大學,育英書院於1914年沿革為私立之江大學。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 浙江大學文學院和理學院的一部分、之江大學文理學院與解放後創辦的浙江師範專科學校、俄文專科學校合併,成為浙江師範學院。1958年該院又與新建的杭州大學合併,定名杭州大學。5月3日為校慶日。四校合併之後改為浙江大學西溪校區。校區占地總面積684畝,人文學院、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育學院等3個學院所在地,分為南園和北園,環境優雅。

華家池校區

位於杭州市江干區凱旋路268號,原為浙江農業大學,位於舊杭州火車東站和原汽車東站附近,為國立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原址,是今浙江大學歷史最久的校區。校園自然環境優越,原為農業等學科研究所所在地,由於農學院整體搬遷到紫金港校區,所以該校區現為農耕文化展示區以及口腔醫學中心、繼續教育學院(遠程教育學院教學基地和全國幹部培訓基地)。

之江校區

位於杭州市西湖區之江路51號,該校區1952年前為之江大學校址。之江大學為一所教會學校,於1952年後被解散,部分院系併入浙江大學,成為浙江大學「三分部」,之江校區亦劃歸浙江大學管理。校區坐落於杭州錢塘江畔,六和塔邊,占地650 [15]。2001年以前為浙江大學本科基礎部,大部分工科大一新生在此學習,之江校區容納學生近3000人。2002年以後由於新校區紫金港校區的投入使用,之江校區成為沃森基因組科學研究院和浙大成人教育學院所在地。2007年9月8日上午,光華法學院在之江校區舉行遷址儀式,整體遷入之江校區。之江校區亦成為光華法學院駐地。

舟山校區

舟山校區位於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臨城新區惠民橋區塊,項目一期工程總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達16.8萬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校區主要建築有體育中心、圖書館、國際交流中心、海洋科學實驗室與綜合辦公樓等,還有操縱性水池、消聲水池、港航大廳、基礎實驗室平台等總計約5萬方實驗室面積,二期將建設400米長的高速拖曳水池。2015年9月舟山校區建成,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搬入該校區。

國際校區(國際聯合學院)

浙江大學於2013年2月啟動籌建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海寧國際校區),並於2015年10月正式獲得教育部的批准。位於浙江嘉興海寧市區的浙江大學海寧國際校區已於2014年6月30號開工建設。校區占地1200畝,總建築面積約40萬平方米。

該校區為浙大與海外多所著名大學國際化聯合辦學的基地,將設立若干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交叉研究中心和成果轉化機構,與世界一流大學開展教育、科研和成果轉化的合作。目前,浙江大學-帝國理工學院應用數據科學聯合實驗室、中國學中心、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和浙江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校區聯合學院已正式成立,國際校區於2016年9月正式開學。[16]

溫州研究院

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成立於2019年7月11日,是一個依託浙江大學深厚科研實力,協同廣泛產業資源,通過多學科合作、產學研聯動的方式與國內頂級科研機構、一流醫院、知名企業打造的中國首個第三方人工智能醫療器械檢測平台。中心竭誠致力於協助國家相關監管審評機構共同構建國內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審評體系。[17]

已廢止的校區

位於杭州市延安路353號,廢止於2006年8月,並且於2007年1月6日實施了爆破。2005年7月,香港嘉里集團以24.6億人民幣取得浙江湖濱校區原址土地使用權,開發高品質的商業中心,取名杭州嘉里中心,2016年落成開業。[18][19]

學術

排名聲譽

大學 排名
浙江大學
全球排名
《泰晤士》世界排名[20]75名(2022)
《QS》世界排名[21]45名(2022)
《US NEWS》世界排名[22]115名(2022)
《ARWU》世界排名[23]52名(2021)

浙江大學是一所綜合型、研究型大學,其學科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藝術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十二個門類。學校設有7個學部、36個專業學院(系)、1個工程師學院、2個中外合作辦學學院、8家附屬醫院。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1個。在「雙一流」建設名單中,學校入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18個學科入選一流建設學科,居全國高校第三。

浙江大學校友兩院院士有200餘人。2017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到97.22%,本科畢業生海內外深造率達到61.97%。近年來,學校發明專利授權數、權威學術期刊論文發表數、科研總經費等主要科研指標保持全國高校領先地位,在科學技術和人文社科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十二五」以來,學校作為牽頭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37項;《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中華禮藏》、敦煌學等文化傳承創新成果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

截至2017年底,浙江大學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53673人(其中:本科生24878人,碩士研究生18048人,博士研究生10747人),在校留學生(含非學歷留學生)6843人(其中:攻讀學位的留學生4116人)。

排名

浙大綜合實力目前在中國大陸高校中排行前列,2011年 - 2013年連續三年位居武書連《中國大學評價》榜首。

武書連《中國大學評價》2014年中國內地大學排行榜[24]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學校名稱 類型 總分 研究生
培養
本科生
培養
自然科學
研究
社會科學
研究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北京大學 綜合 204.98 60.23 29.94 75.34 39.47
2 1 1 1 3 3 3 3 3 3 3 3 3 浙江大學 綜合 200.54 59.01 25.17 99.98 16.38
3 3 3 3 1 1 1 1 1 1 1 1 1 清華大學 理工 197.07 56.81 29.77 91.90 18.59
4 4 4 4 4 4 4 4 4 7 9 9 10 上海交通大學 綜合 149.19 43.45 21.17 75.75 8.83
5 5 5 5 5 6 6 6 5 4 4 4 4 復旦大學 綜合 131.84 38.69 17.99 53.10 22.06

歷任校長

求是書院至浙江高等學校時期

林 啟 1897年-1900年
陸懋勛 1900年-1901年
勞乃宣 1901年-1903年
陶葆廉 1903年-1904年
陸懋勛 1904年-1905年
項藻馨 1905年-1906年
吳震春 1906年-1910年
孫智敏 1910年-1912年
邵裴子 1912年-1912年
陳大齊 1912年-1913年
胡壯猷 1913年-1914年

國立第三中山大學至國立浙江大學時期

蔣夢麟 1927年-1930年
邵裴子 1930年-1931年
程天放 1932年-1933年
郭任遠 1933年-1936年
竺可楨 1936年-1949年

位於玉泉校區的竺可楨銅像
浙江大學時期

馬寅初 1949年-1951年
沙文漢 1952年-1953年
霍士廉 1953年-1958年
周榮鑫 1958年-1962年
陳偉達 1962年-1968年
錢三強 1979年-1982年
楊士林 1982年-1984年
劉 丹(名譽校長) 1982年-1989年
韓禎祥 1984年-1988年
路甬祥 1988年-1995年
潘雲鶴 1995年-2006年
楊 衛 2006年-2013年[25]
林建華 2013年-2015年
吳朝暉 2015年-現任

學部、學院(系)

浙江大學擁有學科門類齊全的大學專業設置。現有7個學部,下設34個學院、6個院級學系,以及1個教學科研部,共有123個本科專業。

國家重點學科

擁有14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1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6]。重點學科數量在全國高校中排行第六位,主要分布在理、工、農、醫領域。在「雙一流」建設名單中,浙大有18個學科入選一流建設學科,居全國高校第三。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有:管理科學與工程、數學、化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土木工程、光學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農業資源利用、園藝學、植物保護學。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有: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教育史、應用心理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植物學、生物物理學、生態學、固體力學、通信與信息系統、計算機應用技術、化學工程、農業機械化工程、環境工程、作物遺傳育種、特種經濟動物飼養、內科學(傳染病)、兒科學、外科學(普外)、腫瘤學。

有碩士學位授權點34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5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9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2個。[26]

科研機構

擁有10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生物飼料安全與污染防控),4個國家專業實驗室,9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此外,還有6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以及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工業技術研究院加州國際納米技術研究院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台州研究院數學科學研究中心求是高等研究院國際創新研究院國際電磁科學院分院沃森基因組科學研究院生命科學研究院水環境研究院可持續能源研究院共計13所獨立研究院。[26]

校友

浙江大學教師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0人、文科資深教授9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含青年項目)237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含青年學者)10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29人。

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至今,浙江大學本科教育共培養出了30名兩院院士,其中原浙江大學17名,原杭州大學8名,原浙江農業大學4名,原浙江醫科大學1名,院士人數位居全國高校榜首。[27]

附屬中學

浙大附中玉泉校區
浙大附中丁蘭校區

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是浙江大學所屬的唯一高級中學,亦是浙江省最早的省一級重點中學之一,共有兩個校區,玉泉校區校舍位於寶石山麓,棲霞嶺下,與浙江大學玉泉校區分別位於浙大路兩端,兩校背山面街遙遙相對,為當地一景;丁蘭校區坐落於皋亭山風景名勝區,山清水秀,桃矢鷺飛。

杭州第二中學是曾經的浙江大學附屬中學,在1949年後改為此名,而玉泉附近新建成的學校則改名浙大附中。杭二中是杭州市目前的前三所之首,第一批省重點,每年有大量學生進入北大、清華、浙大、港大和海外名校。

附屬醫院

浙醫二院大樓
婦產科醫院

浙江大學現有8家三級甲等附屬醫院:

姊妹校

校友會

國內各省市及特別行政區、浙江省內各地市、北美華盛頓 、波士頓、紐約、舊金山、芝加哥、北卡羅萊納 、休斯頓、洛杉磯、加拿大、澳大利亞、羅馬尼亞、歐洲、比利時、芬蘭、荷蘭、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等地均成立了浙江大學校友會或校友會籌備組。

參考資料

  1. 史林漫步. 浙江大學檔案館. [2013年1月]. 
  2. 任少波任浙江大学党委书记(简历)--组织人事-人民网. renshi.people.com.cn. [2019-03-30]. 
  3. 統計公報(2014) 浙江大學官網
  4. 4.0 4.1 學校概況 浙江大學官網
  5. 浙江大学校旗. 浙江大學. [2012年12月]. 
  6. Madelyn Holmes. Students and Teachers of the New China: Thirteen Interviews. McFarland. 2007-08-29: 14. ISBN 978-0-7864-8371-6. (英文)
  7. Students from 'Cambridge of the East' take part in exchange. 劍橋大學. [2014-06-25]. (英文)
  8. 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8-01-20]. 
  9. 学衡派:浙大学术文化的重要源流. 《浙江大學報》. 2008-10-17 (中文). 
  10. 中国科学社:浙大学术文化的深刻渊源. 《浙江大學報》. [2011年] (中文). 
  11. 丽水这个地方曾是浙江大学的分校!旧址走一波~. mp.weixin.qq.com. [2019-05-18]. 
  12. 浙江大学对“强奸案学生”开展后续调查,已约谈知情者. baijiahao.baidu.com. [2020-07-25]. 
  13. 網易. 浙大犯强奸罪学生成绩单曝光:排名倒数 还曾强迫学妹. edu.163.com. 2020-07-22 [2020-07-25]. 
  14. 新京報網. 多名女生称遭浙大"强奸案"主角猥亵 学校了解调查中. 新浪新聞. 2020-07-22 [2020-07-25]. 
  15. 杭州之江大学旧址. 浙江文物網. 2016-09-10 [2021-04-17]. 
  16. 学院简介 |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 www.intl.zju.edu.cn. [2018-01-18] (簡體中文). 
  17. 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成立. 
  18. 杭州嘉里中心明年开幕城中香格里拉大酒店 设施齐全. news.winshang.com. [2020-07-09]. 
  19. 杭州嘉里中心:崛起的城市新地标 -杭州新闻. hangzhou.zjol.com.cn. [2018-01-18]. 
  20.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1.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2021.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Limited. 2021 [2018-08-15]. 
  22.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Rankings. 
  23.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4. 武书连2014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騰訊教育. 2014-01-06 [2014-02-01]. 
  25. 历任校长一览. 浙江大學. [2012年12月]. 
  26. 26.0 26.1 26.2 统计公报. 浙江大學. [2013年1月]. 
  27. 浙江大学:30名本科毕业生当选两院院士. 青塔網. [2020-07-09].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