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
統一戰線工作部
加掛牌子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國家宗教事務局


主要領導
部長 尤權(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兼,副國級
常務副部長 張裔炯(中共中央委員,正部長級
副部長(6) 潘岳(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兼國務院僑辦主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正部長級)
許又聲(中共中央委員,正部長級)
徐樂江(中共中央委員,兼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正部長級)
陳小江(中共中央紀委委員,兼國家民委主任,正部級)
王作安(兼國家宗教局局長)
侍 俊(兼中央新疆辦主任)
紀檢監察組長 周小瑩
機構概況
上級機構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
機構類型 中共中央職能部門
行政級別 正部級
本級紀檢監察機構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央統戰部紀檢監察組
聯絡方式
總部
 實際地址 北京市西城區府右街135號
 郵政編碼 100800
對外官網 http://www.zytzb.gov.cn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統一戰線工作部,通稱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簡稱中共中央統戰部中央統戰部統戰部,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管統一戰線工作的職能部門。中央統戰部主要負責管理執行中共中央關於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具體包括多黨合作、少數民族、宗教事務、非公經濟、僑務工作、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黨外知識分子、港澳台、涉藏工作、涉疆工作等方面。

歷史

自1930年代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後,中共就開始設置了類似機構。

1938年,中共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各級黨委暫行組織機構的決定》規定,在區委以上各級黨委之下設立統一戰線工作部。

1944年6月5日,中共六屆七中全會第二次會議在延安召開, 會議決定由劉少奇彭真陳雲等14人組成城市工作委員會,彭真任主任委員。

1944年7月,中央成立城市工作部。抗日戰爭勝利後,城工部停止工作。

1946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決定重新恢復城市工作部,周恩來兼任部長,李維漢為副部長,童小鵬任秘書長。1947年4月29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中央城市工作部工作方針及各地城市工作部工作方法的指示,規定中央城工部的任務是總管蔣管區一切工作,並規定了各區城工部職責範圍及業務。1947年5月5日中共中央就白區工作致電葉劍英李維漢,指示黨的組織要嚴守精幹隱蔽、平行組織、單線領導、不轉關係、城鄉分開、上下分開、公開與秘密分開的原則,以保護我黨及民主進步力量,加緊開展人民運動。5月28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在白區對國民黨的對策的指示》,提出力求在為生存而鬥爭的基礎上建立反賣國、反內戰。反獨裁與反特務恐怖的廣大陣線。

1948年5月,李維漢升任中央城工部部長。194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決定將中央城市工作部改名為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負責管理「當時國統區工作、國內少數民族工作、政權統戰工作、華僑工作及東方兄弟黨的聯絡工作」,並具體負責籌備召開新政協的工作。

「文化大革命」初期,中共中央統戰部的工作基本癱瘓。1971年,恢復部分班子。此後,部分民族、宗教和統戰政策得到落實[1]

1979年,鄧小平重建統戰部。1983年7月1日,在時任公安部部長兼中央政法委秘書長劉復之的建議下,統戰部的部分單位被劃入以中調部為主體,與公安部的反間諜部門等合併組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之中。

2018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並發出通知,中央統戰部統一領導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宗教工作及僑務工作,合併並保留國家宗教事務局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的牌子。

職責

根據《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中共中央統戰部承擔下列職責[2]

  1. 貫徹落實黨對統一戰線工作的理論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擬訂統一戰線工作政策和規劃,向黨中央請示報告統一戰線工作並提出意見建議。
  2. 統籌協調指導統一戰線工作,組織協調開展日常監督檢查。
  3. 負責發現、聯繫和培養黨外代表人士,在黨中央領導下做好黨外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協同有關部門做好安排黨外代表人士擔任政府和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等領導職務的工作。
  4. 聯繫民主黨派,牽頭協調無黨派人士工作,支持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履行職責、發揮作用,支持、幫助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加強自身建設。
  5. 開展黨外知識分子統一戰線工作。
  6. 統籌協調民族工作,領導民族工作部門依法管理民族事務。
  7. 統一管理宗教工作,領導宗教工作部門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8. 參與制定、推動落實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統籌開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統一戰線工作。
  9. 統籌開展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一戰線工作。
  10. 會同有關部門開展港澳統一戰線工作,開展對台統一戰線工作。
  11. 統一領導海外統一戰線工作,統一管理僑務工作,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涉僑工作。
  12. 協調推進統一戰線領域法治建設。
  13. 在統一戰線工作中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負責開展統一戰線宣傳工作。
  14. 指導下級黨委統一戰線工作,協助管理下一級黨委統戰部部長;協調政府有關部門統一戰線工作,協助做好民族、宗教等工作部門領導班子成員推薦工作;加強同政協組織的溝通協調配合;加強對參事室、文史研究館的工作指導;領導工商聯黨組,指導工商聯工作;指導和管理社會主義學院;做好統一戰線有關單位和團體管理工作。
  15. 完成黨中央交辦的其他任務。

機構設置

根據《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統一戰線工作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中共中央統戰部設置下列機構[3][4][5][6]

內設機構

直屬事業單位

直屬企業單位

歷任領導

駐部紀檢監察組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全面落實中央紀委向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紀檢機構,實行統一名稱、統一管理。派駐機構對派出機關負責,履行監督職責。」2014年12月,中共中央制定出台《關於加強中央紀委派駐機構建設的意見》,為派駐全覆蓋確定了時間表和路線圖。2015年1月,經中共中央審批同意,中央紀委在中央辦公廳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全國人大機關國務院辦公廳全國政協機關新設7家派駐機構,其中除全國人大機關、全國政協機關實行單獨派駐外,其餘5家實行綜合派駐[7],共涵蓋53個部門和單位。2015年3月下旬,中央紀委首次向這7家黨和國家重要部門派駐紀檢組[8][9]中央紀委駐中央統戰部紀檢組駐中央統戰部,負責綜合監督中央統戰部、中央台辦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國家宗教局國務院僑辦中國僑聯機關、全國台聯機關、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機關、黃埔軍校同學會機關、歐美同學會機關、中華職業教育社機關、全國工商聯機關13家單位[10]。2018年,改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央統戰部紀檢監察組[11]

參考文獻

  1. 人民政協報. 文化大革命中的统一战线(1966年5月—1976年10月)风雨同舟坎坷行. 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館). [2024-01-02]. 
  2. 机构设置. 中共中央統戰部入口網站. [2018-10-03]. 
  3. 机构设置. 中共中央統戰部入口網站. [2018-10-03]. 
  4. 中央统战部正式组建八局,全名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局”. 澎湃新聞. 2016-07-04 [2016-07-04]. 
  5. 中央统战部设立九局,负责新疆工作. 澎湃新聞. 2017-05-04 [2017-05-04]. 
  6. 財政部辦公廳、中宣部文改辦. 财政部办公厅、中宣部文改办关于报送2018年中央文化企业改革发展情况报告的通知(财办文〔2019〕26号)附件2:文化企业名单.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2020-08-26]. 
  7. 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实现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 人民網. 2016-01-05 [2016-01-05]. 
  8. 不一样的改变——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派驻监督工作扫描. 中國紀檢監察報. 2015-08-26 [2015-08-26]. 
  9. 解读为何中纪委单独派驻全国人大政协机关. 新浪. 2015-04-01 [2015-04-01]. 
  10. 10.0 10.1 10.2 10.3 中纪委揭秘驻中央统战部纪检组:驻一家,管13家事. 搜狐. 2016-03-31 [2016-03-31]. 
  11. 11.0 11.1 周小莹任驻中央统战部纪检监察组组长. 中國經濟網. 2018-08-07 [2018-08-11]. 

參見

中共中央職能部門
職能設立 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門
1938年至今
現任
前任:
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
中央城市工作部門
1948年9月26日至今
前任:
國家宗教事務局
中央宗教事務主管部門
2018年3月21日至今
前任: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中央華僑事務主管部門
2018年3月21日至今
職能設立 中央對外聯絡部門
1948年9月26日至1951年1月16日
繼任: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