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毅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饒毅
出生 (1962-02-28) 1962年2月28日62歲)
 中國江西省南城縣
公民權 中國(1962年-2000年,2011年至今)
 美國(2000年-2011年)
母校江西醫學院(現南昌大學江西醫學院
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UCSF),博士學位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生物學
機構北京大學, 首都醫科大學

饒毅(1962年2月28日),男,江西人,中國生物學家北京大學終身講席教授、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饒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千人計劃」發起人之一,為北京大學首位全球公開招聘的院長[1]。他也是未來論壇科學委員會發起成員、科學探索獎發起人。

生平

教育經歷

1978年畢業於南昌市第十中學。[2]1978年進入江西醫學院(現南昌大學醫學院)學習,1983年獲學士學位。 1983年至1985年在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念研究生。1985年赴美留學,1991年畢業於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獲神經科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1年至1994年任哈佛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博士後。1994年至2004年任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教授。1999年,與蒲慕明吳建屏魯白梅林建立中國科學院上海神經科學研究所。2000年,與吳家睿創立BIO2000研究生課程。2002年,與德國科學家施瓦茨創建中國科學院上海交叉學科研究中心。2004年,與王曉東鄧興旺建立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2004年至2007年任美國西北大學講席教授。

2007年回到中國,在北大就職,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2011年放棄美國國籍。2013年,卸任北大生科院院長[3]。2013年,任北京大學IDG/麥戈文腦研究所所長。2016年,任北京大學理學院院長。2018年,任北京腦科學中心主任。2019年6月25日,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

社會兼職

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主任、加拿大Gairdner醫學獎委員會成員。

學術貢獻

1997年,饒毅證明脊椎動物的雙眼來源於同一前體區域(眼形態發生場)。1999年,饒毅發現神經纖維導向的排斥性導向分子Slit,並發現Slit可以作用於包括白細胞在內的多種細胞。解析了排斥性和吸引性導向蛋白發生作用的細胞內信號轉導機理。2004年後饒毅研究行為的分子和細胞機理。

言論和爭議

批判中國科研體制

饒毅公開建言改革中國科技體制,2004年與魯白鄒承魯聯名在《自然》增刊發表文章,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只管政策,不管經費[4]。2010年,饒毅與好友施一公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在《科學》雜誌上聯合撰文[5],批判中國的科研經費分配體制和科研文化問題。他們指出,儘管中國研究經費近年來持續以20%的比例增長,但這種增長沒有對中國科學研究應有的強大起到促進作用,現行的科研經費分配體制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中國創新能力的發展。他們認為,中國必須打破研究經費管理中的各種潛規則,建立健康的研究文化,一個簡單但非常重要的起點是所有新的研究經費必須基於學術優劣分配,而不能依賴私人關係。[6]

預測諾貝爾獎得主

2002年,饒毅評論了21項值得諾貝爾獎的工作,其中9項已經獲獎[7]

2008年10月6日,饒毅在個人的科學網博客發表〈美妙的生物熒光分子與好奇的生物化學家〉一文,介紹下村脩錢永健等人的成就。饒毅主張下村脩應該獲得諾貝爾獎,但很可能遭到諾獎委員會忽略[8]。兩天後,文章介紹的下村脩、錢永健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落選2011年中科院院士引發爭議

在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評選中,施一公和饒毅兩個學界明星雙雙落選,引發了輿論對中科院的質疑。2011年12月9日,在新增院士名單出爐後數小時,饒毅便發表了一篇標題為《解剖「逆淘汰」社會現象的一隻麻雀》的4000餘字博文[9],為施一公的落選鳴不平。饒毅認為,中科院在院士評選中,重視的不是學術水平、年齡、學術年資、在國內科學貢獻大小,而是「在有些人面前低頭排隊時間的長短」。饒毅當時宣佈不再參選院士[10]。而後,施一公在2013年院士評選中當選中科院院士[11][12]

實名舉報學術造假

2019年11月29日,傳言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實名舉報李紅良裴鋼耿美玉造假[13],饒毅回應稱「沒有發出,有過草稿」[14]。2021年1月21日,科技部發佈調查結論,指三人的論文均未發現有造假,但李紅良和耿美玉的論文存在「圖片誤用」[15]。同日,饒毅向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正式舉報裴鋼的1篇論文涉嫌學術不端[16]。1月26日,道德委公開發布處理意見稱,鑑於聯合工作機制對該論文已有明確調查結論,對涉及論文的舉報不再進行調查[17]

建議取消張文宏的博士學位

張文宏博士論文涉嫌抄襲的調查結果公佈後,饒毅就調查結果發表評論,認為應該取消張文宏的博士學位[18]

其他事跡

參考文獻

  1. 饶毅任职北大生命科学学院. 
  2. 南昌十中北京校友会筹备组成员赴北京大学拜访南昌十中78届校友饶毅教授. 中國江西網. 2017-06-28 [2020-07-23]. 
  3. 饶毅卸任北大生科院院长. 科學網. 2013年9月3日 [2013年9月3日] (簡體中文). 
  4. 饒毅、魯白、鄒承魯. 中国科技需要的根本转变∶从传统人治到竞争优胜体制——中长期规划将留下优秀遗产、还是错失良机 (PDF). 中國之聲——Nature雜誌增刊. 2004年11月18日, 432: A12–A17 [2014年2月22日] (簡體中文). 
  5. Shi, Yigong; Rao, Yi. China's Research Culture. Science. 2010, 329 (5996): 1128. doi:10.1126/science.1196916. PMID 20813923 (英語). 
  6. 施一公当选美国两院院士 曾与饶毅批中国科研体制. 光明網. 2013-05-02 [2014-02-22] (簡體中文). 
  7. 二十一项值得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工作及科学家. [2019-07-18]. 
  8. 【搬运】饶毅:美妙的生物荧光分子与好奇的生物化学家 | 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2014-10-31]. 
  9. 饒毅. 解剖“逆淘汰”社会现象的一只麻雀(修定). 科學網. 2011年12月9日 [2014年2月22日] (簡體中文). 
  10. 施一公当选美双院外籍院士. 京華時報. 2013-05-02 [2014-02-22] (簡體中文). 
  11. 关于公布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和外籍院士选举结果的公告. 中國科學院. 2013-12-19 [2014-02-22] (簡體中文). 
  12. 话题教授施一公当选中科院院士 两院新增104人. 北京晨報. 2013-12-20 [2014-02-22] (簡體中文). 
  13.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实名打假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_研究. www.sohu.com. [2019-11-29] (英語). 
  14. 環球時報. 饶毅回应实名举报3人论文造假:有过草稿 没发出. tech.sina.com.cn. 2019-11-29 [2021-01-22]. 
  15. 科技部通报有关论文涉嫌造假调查处理情况 涉及曹雪涛、李红良等 _ 证券时报网. news.stcn.com. [2021-01-21]. 
  16. 新浪科技-自媒體綜合. 饶毅正式举报林-裴 (1999) 论文涉嫌学术不端. finance.sina.com.cn. 2021-01-21 [2021-01-22]. 
  17. 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发布关于饶毅举报处理意见-中新网. www.chinanews.com. [2021-01-26]. 
  18. 饶毅就复旦大学关于张文宏博士论文最新通告再发文. 新廣網. [2021-09-05]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