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群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國際太空站上拍攝的北京(右下)和天津(左上)夜景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國首都經濟圈的擴展,涵蓋北京天津河北全境所有城市[1][2][3][4]

首都經濟圈指以北京為核心的地區的合稱,是指以北京為核心,通過三條軸線向周圍輻射的所有城市構成的集合;包括北京天津兩個個直轄市、及河北石家莊唐山秦皇島承德廊坊滄州保定張家口8地級市,及其所轄遵化遷安霸州三河泊頭任丘黃驊河間涿州定州安國高碑店辛集晉州新樂15個縣級市

京津冀城市群除了首都經濟圈以外,還包括邯鄲邢臺衡水3地級城市,及其所轄的武安南宮沙河深州4縣級城市。「京津冀城市群」共有2個直轄市、11個地級市、19個縣級市。

大事記

  • 1981年,原國家計委牽頭編寫制定《京津唐地區國土規劃》(即北京、天津、唐山),是政府部門研究京津冀一體化的開端。這份文件代表着計劃經濟以「工業」為重點帶動城市發展的觀念。北京原來是個工商業城市,工業基礎不好,而唐山工業基礎好、資源條件好,有了唐山,北京就可以把工業放在唐山,所以把三個城市結合起來作為一個整體來佈局,形成一個合理、優化的工業格局,這是當時的出發點。中國科學院的胡序威、陸大道組織和參與了這份規劃的制定。京津唐的核心是圍繞工業佈局和交通佈局,「佈局」一詞就具有計劃經濟的概念。[5]
  • 隨着改革開放、市場化的推進,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原來的設想已經做不下去了,越來越多的經濟聯繫已經不僅僅發生在京津唐這個範圍內,需要慢慢開始考慮更大範圍的京津冀。京津冀談得比較多,是在2000年後的事。京津冀區域規劃是陸大道、樊傑(現任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院長,曾負責完成「京津冀都市圈區域規劃」的研製任務)等人提出來的。2004年發改委召開了首次京津冀區域合作座談會,京津冀都市圈區域規劃編制隨後啟動(範圍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的石家莊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島滄州張家口承德一共2個直轄市和8個地級市,河北南部的邯鄲、邢臺、衡水不在京津冀範圍之內)。但遺憾的是,這份區域規劃最後沒能公佈出來,主要原因在於京津冀三方的利益難以協調,各方利益沒有達成一致。[5]
  • 201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情況的匯報,京津冀一體化從此被提至國家戰略層面。
  • 2014年8月2日,國務院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成立,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擔任組長。
  • 2015年,中央主持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正式落地,京津冀協同發展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11個城市,一共13個城市。[5]

參考文獻

  1. 京津冀协同发展 打造首都经济圈. 人民網. [2019-02-08]. 
  2. 京津冀的难言之隐. 新華網. [2019-02-08]. 
  3. 轨道上的京津冀:北京市民坐"绿皮车"河北赶大集. 北京電視台新聞頻道. 2017-01-23 [2019-08-01]. 
  4. 一列“绿皮车” 京承两地情. 河北日報. 2019-02-10 [2019-08-01]. 
  5. 5.0 5.1 5.2 [magazine.caijing.com.cn/20190603/4593302.shtml 石敏俊:如何破解京津冀迷局] 請檢查|url=值 (幫助).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