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游泳中心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香港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國家游泳中心
水立方
「水立方」夜景
建築資訊
全名國家游泳中心
城市中華人民共和國 北京市,中國
建築面積79532m2
容納人數2008年夏季奧運會期間:17000座
其他時間:6000座
興建2003年12月24日[1]–2008年1月28日[2]
啓用2008年
造價10.2億元人民幣
設計澳大利亞PTW公司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中建國際
ARUP公司
主池
50m
25m
3m
泳綫10

國家游泳中心,其建築設計方案名為「水立方」(Water Cube),是2008年北京奧運主要的水上項目比賽場館,位於中國北京市奧林匹克公園,奧運期間會用作游泳韻律泳跳水賽事之用。建築費用為10.2億元。國家游泳中心雖然被叫做「水立方」,但實際上並非立方體,而是長方體

北京奧運會期間,水立方中進行的各項賽事共打破25項世界紀錄。奧運會後,水立方內部一半被改造成「水立方嬉水樂園」[3]

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該場館將被改造成冰壺館,並在此期間更名為「冰立方」(Ice Cube)。

歷史

國家游泳中心是為北京奧運而新建的體育場,是眾多北京奧運比賽場館當中,唯一由人士、華僑等華人捐資建造的場館。身為奧申委顧問的何鴻燊在得知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後,隨即捐資用於興建奧運場館——國家游泳中心。[4]工程於2003年12月24日正式展開。在工程開始前,北京市規劃委員會舉行了建築設計競賽,以選出北京奧運時的水上項目比賽場館。

最終,在專家和民眾的投票下,編號B04,名為「水立方」的作品在10份的方案中得到最高票數,並於7月29日正式公佈「水立方」成為北京奧運的比賽場館以及與業主單位北京國資公司簽定合約。該比賽場館由澳大利亞PTW公司、ARUP公司、新南威爾斯大學城市建築學院、中建國際(深圳)設計公司聯合設計。[5]

2006年8月3日,國家游泳中心的外部支架(即鋼架)工程完成,並開始安置大小不一的「氣泡」—膜(ETFE)結構外牆。[6]9月17日,鋼結構安裝順利完成。[7]在及後兩個月,634個氣枕安裝全部完成。[8]直到12月26日,外層膜結構封閉完成。[9]

2008年1月29日,「水立方」正式竣工,在奧運會用於外圍賽和好運北京測試賽[10]。2008年奧運會期間,水立方承擔游泳、跳水、韻律泳等比賽。水球比賽原計劃在水立方舉行,後改至英東遊泳館舉行。

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冰壺比賽將於此舉行[11]

建築

國家游泳中心表面看如一個裝滿水的立方體,在外牆上安裝了面積大小不一、鍍點不同的膜結構。當中,共動用了3000多個的膜結構以覆蓋10萬平方米的外牆;而膜結構的鍍度不一,可使折射角度改變,減少場館室溫高而增加用電的形況。

為了讓它看起來像是一個個泡泡,設計團隊採取聚四氟乙烯膜,先將3000多個聚四氟乙烯膜氣枕,鋪設於水立方建築上,再透過管線充氣,並以電腦監控,使氣泡維持最佳狀態。聚四氟乙烯膜運用在建築外觀的好處是容易清潔,能防腐並可散熱,透光性強,且形體輕盈,不需要厚重鋼架支撐。

另外,國家游泳中心的總建築面積為6.5萬至8萬平方米,地下部分的建築面積不少於15000平方米,內除設多個游泳池、跳台、永久座席6000個、臨時座席11000個外,還包括隨隊官員區、競賽管理區、貴賓區與媒體區。

圖片

獲獎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