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宣言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共產黨宣言
《共產黨宣言》1848年初版封面
原名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
作者卡爾·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語言德語
發行資訊
出版時間1848年2月21日
出版地點倫敦

共產黨宣言》(德語: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英文通稱《共產宣言》),是德國哲學家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1848年發表的政治文件。該宣言受共產主義者同盟委託,最初於1848年革命爆發時在倫敦出版,後來被確認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政治文件之一。它為階級鬥爭(歷史的和當時的)以及資本主義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衝突提供了一種分析方法,而不是對共產主義的潛在未來形式的預測。

共產黨宣言總結了馬克思和恩格斯關於社會和政治本質的理論,即用他們自己的話說:「迄今為止所有現存社會的歷史就是階級鬥爭的歷史」。它還簡要介紹了他們的思想,即當時的資本主義社會將最終被社會主義所取代。在宣言的最後一段中,作者呼籲「強行推翻所有現有的社會條件」,這是對全世界共產主義革命的呼籲。

2013年,《共產黨宣言》與馬克思的《資本論》(德語:Das Kapital)第一卷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計劃」。

發展

1948年蘇聯發行的《共產黨宣言》發表100周年紀念郵票

《共產黨宣言》雖然是馬克思與恩格斯共同起草,但內容文字幾乎是由馬克思自己一人完成,因為馬克思比較不喜歡恩格斯一問一答的寫作方式,恩格斯使用濃重宗教色彩的教義問答體形式撰寫的《共產主義信條草案》是《共產黨宣言》的文本基礎來源之一,不管如何,宣言內容代表二人共同的觀點。《共產黨宣言》從1872年到1890年間經過了多次修改。由於該文獻是寫給廣大工人的,因此這是馬克思最易閱讀的文章之一。從歷史上來說,這份文件為了解共產黨人在他們的運動之初的動機與政策提供了很好的參照。

基本思想

《共產黨宣言》分為序言和四個部分,最後是一個簡短的結論。引言首先宣佈:「一個幽靈困擾着歐洲-共產主義幽靈。舊歐洲的所有力量都已結成聖盟,以驅除這一幽靈。」作者指出,世界各地的政黨,包括政府政黨和反對黨在內,都相互推崇了「共產主義的烙印」。據此,作者推斷,將被承認的權力本身就是一種權力。隨後,引言勸告共產黨人公開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目標,以「使這個關於共產主義幽靈的苗圃故事與黨本身的宣言相遇」。

宣言的第一部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闡明了唯物主義的歷史觀,即「迄今為止所有現存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在壓迫性少數派的鎖下,社會一直採取被壓迫多數派的形式。在資本主義中,工業工人階級或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生產資料的所有者進行階級鬥爭。和以前一樣,這場鬥爭將以一場重新構造社會的革命或「競爭階級的普遍廢墟」結束。資產階級通過「不斷的生產革命和對所有社會狀況的不間斷的擾動」,已經成為社會上的最高階級,取代了封建制度的所有舊有力量。資產階級不斷地利用無產階級的勞動力,為自己創造利潤並積累資本。然而,資產階級卻以此作為「自己的掘墓人」。無產階級將不可避免地意識到自己的潛力,並通過革命推翻權力,推翻資產階級。

第二部分「無產者和共產主義者」首先闡述了有意識的共產主義者與其餘工人階級的關係。共產黨不會反對其他工人階級政黨,但與他們不同的是,它將表達普遍意願,捍衛整個世界無產階級的獨立於所有民族的共同利益。該節繼續捍衛共產主義免受各種反對,包括聲稱提倡公共賣淫或使人們喪失勞動能力的主張。本節最後概述了一系列短期需求,其中包括累進所得稅;廢除遺產和私有財產;廢除童工;免費的公共教育;運輸和通訊手段的國有化;通過國家銀行集中信貸;擴大公有土地等-實施將導致無國籍和無階級社會的先驅。

第三部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文學」,將共產主義與當時流行的其他社會主義學說區分開來,這些學說被廣泛歸類為反動社會主義。保守或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和批判空想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儘管對競爭對手觀點的譴責程度各不相同,但所有人都因提倡改良主義而未能承認工人階級的傑出革命作用而被駁回。

宣言的最後部分「共產黨與各反對黨的關係」簡要討論了共產主義在十九世紀中葉特定國家(例如法國,瑞士,波蘭和德國)的鬥爭中的立場,最後是「在資產階級革命的前夕」,並預言世界革命將很快到來。最後,宣佈與民主社會主義者結盟,大膽支持其他共產主義革命,並呼籲採取統一的國際無產階級行動-「全世界的無產者們,聯合起來!」。

中文譯本

1906年,中國近代革命家朱執信在《德意志社會革命家小傳》一文中介紹了馬克思、恩格斯的活動,並在該文中摘譯了《共產黨宣言》的部分內容。1908年,由中國留日學生何殷震主筆的女權主義及無政府主義雜誌《天義報》刊登了《共產黨宣言》第一部分的譯文,譯者署名「民鳴」[1],有說法指民鳴翻譯了《共產黨宣言》全文,但至今未發現任何證據[2]

目前學術界公認最早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是由陳望道於1920年根據英文版和日文版翻譯出來的版本,並於1920年8月通過上海「社會主義研究社」出版。初版由於排版錯誤,誤將封面書名印成「共黨產宣言」,9月出版第二版時予以更正[3]。最早將《共產黨宣言》根據德文原版翻譯成中文的是成仿吾徐冰,1938年出版,同時也是最早的中共官方翻譯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共中央編譯局(現已併入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推出了多個譯本,此外還有多個由其他機構和個人翻譯的中文譯本。

參考文獻

  1. Lydia Liu, Rebecca Karl and Dorothy Ko, ed. The Birth of Chinese Feminism: Essential Texts in Transnational Theo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3: 5. ISBN 978-0-231-16290-6. 
  2. 李秀偉. 概念厘定與譯本甄別:《共產黨宣言》漢譯考[J]. 2015.
  3. 李金海. 來自民間的《共產黨宣言》首譯本[J]. 世紀, 2005(6):76-7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