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倫德拉·莫迪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繁体转换模式
出自求聞百科
納倫德拉·莫迪
નરેન્દ્ર મોદી
2021年7月的莫迪
 印度第14任總理
現任
就任日期
2014年5月26日
總統普拉納布·慕克吉
拉姆·納特·科溫德
前任曼莫漢·辛格
印度 第14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
任期
2001年10月7日-2014年5月22日
州長Sunder Singh Bhandari
Kailashpati Mishra
Balram Jakhar
Nawal Kishore Sharma
SC Jamir
Kamla Beniwal
前任克蘇布哈·帕特爾
繼任阿南迪本·帕特爾
印度人民黨總書記
任期
1998年5月19日-2001年10月
繼任Sunil Shastri
印度人民黨秘書長
任期
1995年11月20日-1998年5月19日
個人資料
出生 (1950-09-17) 1950年9月17日73歲)
 印度瓦德納加爾
國籍 印度
政黨印度人民黨
配偶賈蘇妲嬪(1968年結婚;已分居)[1]
居住地7,馬場路
母校德里大學
古吉拉特大學
信仰印度教
獲獎聖安德烈勳章(俄羅斯聯邦)
簽名

Template:Narendra Modi

納倫德拉·達莫達爾達斯·莫迪古吉拉特語નરેન્દ્ર મોદી,英語:Narendra Damodardas Modi,1950年9月17日),印度政治人物,為現任印度總理,也是第一位在印度共和國建國後出生的總理。他自2001年10月至2014年5月擔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2],並於2014年印度大選獲勝,當選第14任印度總理,2019年成功連任。莫迪在2014年大選中領導了印度人民黨,該黨目前在印度下議院擁有多數席位。莫迪政府試圖在印度經濟中籌集外國直接投資。莫迪試圖提高官僚機構的效率,並減少了醫療保健和社會福利計劃的支出。他發起了備受矚目的清潔印度運動,並削弱或廢除了環境和勞動法。2016年印度廢鈔令,使他受到爭議。該黨在2019年印度大選中獲勝後,他的政府撤銷了克什米爾的特殊地位。他的政府還制定了《公民法修正案》,在全國範圍內引起了廣泛的抗議。

早年生平

莫迪出生於印度古吉拉特邦瓦德納加爾,是家中六個孩子中的老三,父母為Damodardas Mulchand Modi和Heeraben,從小幫助父親在火車站茶水,在公車站附近也經營茶水攤。他在高中畢業、18歲結婚後不久,開始一段為期兩年的旅行,部分原因是因為與賈蘇妲嬪的包辦婚姻,他放棄了婚姻,並在幾十年後才公開承認。歸來後,莫迪從事飲料販售。

1970年成為民族主義團體——國民志願服務團(RSS)的全職成員,並獲得古吉拉特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3]

政治生涯

2017年7月7日莫迪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會面
2018年5月31日莫迪在吉隆坡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莫哈末會面

由於克蘇布哈·帕特爾布吉地震後身體虛弱和公眾形像不佳,莫迪在2001年被任命為古吉拉特邦第一部長,並在不久後當選為議會議員;他於2001年至2014年間擔任吉拉特邦第一部長。在其上任之後的第二年,古吉拉特邦出現了十分嚴重的宗教暴亂印度教徒穆斯林的衝突導致超過1000人喪生,他領導的政府被指沒能有效地採取措施制止衝突,更導致他於2005年申請美國外交簽證時被拒簽。直至2014年莫迪贏得印度總理選舉,奧巴馬政府才收回拒簽的決定。[4]

於古吉拉特邦任職時對於當地招商和工業化有所成就,2014年印度大選,他率領印度人民黨與對手印度國大黨拉胡爾·甘地參與競選2014年印度人民院席位。在國大黨民望低迷的情況下,加上過去幾十年的長期執政,使人民黨再次執政,5月26日就任第14任總理。[5]

莫迪有較深厚的經濟民族主義印度教國族主義傾向。2015年5月份他訪華時參觀了西安秦陵兵馬俑北京天壇等景點,同時並稱許兩國的交流,他稱每一個印度人都認為玄奘三藏是偉大的出家人。然而,其並未參與2017年5月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引起世界諸多媒體議論,之後7月份就發生中印錫金段邊境對峙,印度軍一支小隊進入中不邊境爭議地區進行非武裝對峙,然而事件至今莫迪尚未公開表明態度與定性。

2019年11月13日莫迪與巴西總統雅伊爾·博索納羅會面

內政方面他認為貪污逃稅問題嚴重,並主導了2016年印度廢鈔令,他宣布聖雄甘地系列中的500盧比和1000盧比紙失效,並宣布發行新聖雄甘地系列500盧比和2000盧比的紙鈔,可以到銀行兌換新版鈔票,瞞報收入逃稅者如果自願補稅,並接受45%稅額的罰款,可免於刑事指控。他意圖透過廢鈔令讓部分「黑錢擁有者」財產喪失,因為貪官與逃稅者並不敢將大部分錢拿去銀行兌換並登記身分。換鈔過程造成了一些社會動盪、死亡暴力事件和農業損失,學者與政治評論員對於廢鈔令是否達到成效尚無定論。2017年,印度央行(the Reserve Bank of India)公布的年度報告顯示,全印銀行系統回收的被廢紙幣共計15.28萬億盧比(約合2390億美元),佔印度央行此前估算15.44萬億盧比流通量的99%。有一種解讀為印度經濟運轉過程中幾乎沒有黑錢和地下經濟的參與。而另一種解讀為,原本想用來打擊黑錢的廢鈔令,現在卻催生了大規模的黑錢洗白行動。印度財政部長阿倫·賈伊特里(Arun Jaitley)表示,沒收黑錢本來就不是廢鈔令的主要目的,其實將低下經濟和灰色經濟納入主流經濟才是廢鈔令的主要目的。財政部長賈伊特里其實並不是「轉進」第一人,莫迪在察覺廢鈔令可能失敗之後,就改變了「罰沒黑錢大家分」的論調,將廢鈔令的宣傳重點轉移到「無現金社會」和「數字印度」上。

另一方面對於非政府組織活動採取收緊態度,莫迪認為很多打著慈善救助活動為目標的NGO背後資金都來自海外不明的各種勢力甚至恐怖分子,或者宿敵巴基斯坦,無法論斷他們有沒有政治意圖,其中連不少大型國際NGO都被查禁,例如美國的福特基金會、國際特赦組織、綠色和平組織[6],尤其是帶有基督教背景的組織長期被印度人民黨認為動機不純。莫迪強力推動印度教民族主義,直接支持了羅摩神廟重建和各種印度教組織的發展。

2020年6月16日莫迪通過視頻會議與印度首席部長討論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

個人生活

1968年,在家中安排的包辦婚姻之下,18歲的莫迪與17歲的賈蘇妲嬪結婚。由於莫迪從小加入主張禁慾獨身的印度民間組織——國民志願服務團,因此兩人結髮近半世紀,卻只相處了三個月。之後莫迪離家出走,與賈蘇妲嬪分居,不過她一直是莫迪的「崇拜者」。[7][8]她之前是村裡的教師,現已退休,如今生活在離莫迪家鄉35公里外的村莊,她生活儉樸,靠每月1.4萬盧比(約合232美元)的退休金生活。莫迪長期對外表示自己是單身,直到2014年大選填寫為已婚。[9]

爭議

疫情處理爭議

興建官邸爭議

自2019年9月開始,莫迪政府宣布興建新的議會、總理與副總理新住宅和多層辦公大樓,該項目花費超過2000億盧比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進一步蔓延時,有批評人士批評莫迪「是尼祿皇帝」「犯罪性浪費」「逃避主義」

榮譽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納倫德拉·莫迪的YouTube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