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力大學

出自求聞百科
上海電力大學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校訓愛國、勤學、務實、奮進
創辦時間1951年
學校類型公立
校長李和興
教師人數1000多人
學生人數12000多人
校址 中國上海市上海市楊浦區長陽路2588號(楊浦校區)
上海市浦東新區滬城環路1851號(臨港校區)
校區2個校區,市區及郊區近1200畝
網站http://www.shiep.edu.cn

上海電力大學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是中央與上海市共建的、以上海市管理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上海電力大學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院校、上海高水平地方應用型高校建設單位、國際電力高校聯盟發起單位、中國電力高校聯盟成員、上海市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會員單位,入選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上海高校知識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1]

其前身是創建於1951年的上海電業學校,現有平涼臨港兩大校區。1985年升格為上海電力學院,2018年,上海電力學院更名為上海電力大學[2]。2006年正式開始碩士層次辦學,2018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上海電力大學目前擁有13個二級學院和35個本科專業,擁有一個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另外,上海電力大學還擁有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家級技術轉移中心以及11個省部級以上科研單位[1]

學校歷史

  • 1951年10月15日,上海電業學校緣電而生。建校初期,學校的幹部和教職員工艱苦辦學,嚴謹治學,崇尚理論聯繫實際,早期的畢業生成為新中國電力事業的棟梁[3]
  • 1960年,華東電管局先後將上海業餘動力學院和上海電力工業專科學校併入。兩校併入後,學校更名為上海電力工業專科學校。
  • 1978年改革開放後撥亂反正,學校進入上海電力專科學校復辦、振興和發展的新階段。學校探索有專科特色的辦學道路,在實踐教學、教材編撰、學生培養上體現行業特點和專科特色,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明顯提升。
  • 1985年1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升格為上海電力學院,辦學層次再上一個台階,是學校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學校確立了面向21世紀,主動適應電力事業發展需要,培養電力工業本科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 2018年3月,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6月,入選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首批項目。9月,上海電力學院臨港新校區啟用,全國高校唯一新能源微電網示範項目運行。11月30日,教育部發函批准上海電力學院正式更名為上海電力大學。12月,學校入選上海高水平地方應用型高校建設序列;同月,上海電力大學作為高校唯一代表獲2018中國新能源國際發展先鋒單位。
  • 2019年4月,入選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首批項目。11月,上海電力大學和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的全國電力行業首個人工智能學院在臨港校區開班[3]

學科與教學

  學校設有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自動化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數理學院、外國語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含上海新能源人才技術教育交流中心)、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學院和人文藝術學院共13個二級院部和32個本科專業。

  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上海市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擁有上海市IV高峰學科1個,高原學科1個,上海市一流學科1個,上海市重點學科6個,市教委重點學科5個。目前擁有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物理學、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等6個一級學科,擁有動力工程、電氣工程、控制工程、工程管理、計算機技術等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獨立招收和培養碩士研究生。2018年我校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電氣工程學科獲批博士學位授權點。

  2006年,學校以優秀等級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在近兩屆上海市教學成果獎評選中,共獲獎19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11項。2010年成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院校,目前共有5個本科和2個碩士試點專業。2017年「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通過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和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的共認證,標誌着該專業的質量實現了國際實質等效,進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陣」。2018年獲批上海市「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項目1個,「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9個、「中本貫通」試點專業2個。擁有上海市精品課程32門、國家級規劃教材及上海市優秀教材28本、上海市教學團隊4個。學校擁有國家級實踐(實驗)基地(中心)2個,省部級實驗示範基地(中心)3個,省部級校外實習(實踐)基地5個,100多個校外實習基地 。2018年,學校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4]

科學研究

  學校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源泉和動力,堅持以服務國家戰略、行業需求和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為牽引,在基礎研究、工程應用和產學研合作等方面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學校擁有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家級技術轉移中心及11個省部級以上科研平台。學校擁有一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一個大學生創新基地。

  學校積極服務於國家能源電力發展戰略和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戰略,構建了由上海智能電網技術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上海新能源人才技術教育交流中心、上海電力安全技術研究中心和「一帶一路」能源電力管理與發展戰略研究智庫組成的「三中心一智庫」,成立上海能源電力科創分中心,全面服務於地方與行業發展。

  近年來,學校科研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科研總經費有較大幅度增長,主持和參與各類科研項目近千項,其中國家「973」「863」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資助計劃、上海市科委重大(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計劃、青年科技啟明星計劃、浦江人才計劃、曙光計劃、晨光計劃、陽光計劃等多種類高水平科研項目和人才培養項目500多項;獲省部級及以上科學技術獎58項,其中國家獎3項。

  學校在科研成果產業化方面也得到了蓬勃發展,許多成果在生產中取得了較為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項科研成果獲獎,並擁有許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被權威檢索機構收錄的科技論文數量連續攀升,多篇論文入選ESI論文。[5]

國際合作

  學校積極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並取得明顯成效。學校與亞洲開發銀行簽署合作協議,共同致力於推動智能電網在亞洲區域的發展。學校倡議與10所國外名校聯合成立了「ADEPT國際電力高校聯盟」,被推舉為永久理事長單位,與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俄羅斯莫斯科動力學院、德國科特布斯勃蘭登堡工業大學、澳大利亞科廷科技大學、馬來西亞國能大學等大學簽署合作協議。2018年10月發起成立了「一帶一路電力高校聯盟」「一帶一路電力產學研聯盟」,與菲律賓八打雁大學、泰國蘇蘭拉里大學、上海電力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國網控股巴西CPFL公司等20多所以電力為特色的國外大學及企業簽署了校際交流與合作備忘錄,共商能源電力行業與高校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學校與英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西班牙、葡萄牙、德國、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多所院校建立了友好互惠的交流關係,簽署了校際交流、合作辦學等實質性合作協議;每年聘請長短期外國文教專家和科技專家來校擔任名譽教授、海外名師,進行講學及合作研究;與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共同舉辦電氣工程專業本科合作辦學項目;積極推動暑期遊學、海外實習、碩士雙學位等學生海外學習、實習項目,國家公派出國留學人數日益增多。學校目前有來自越南、老撾、蒙古、柬埔寨、津巴布韋、剛果(布)、喀麥隆、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長期留學生近百名。

  學校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結合自身特色,成立「『一帶一路』能源電力國際人才培養基地」及「一帶一路能源電力海外掛職實訓基地」。學校成立了「中葡文化交流中心」,為學校師生與葡語系國家的文化交流搭建橋梁。學校舉辦「一帶一路能源電力國際高級研修班」及能源電力企業培訓班,在一帶一路的能源電力企業取得較高聲譽。[6]

畢業生就業

  學校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始終保持較高水平。在「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就業機制下,學校確立了「就業主導、舉校聯動、鞏固電力、拓展縱橫、兩形並重、確保五率」的就業方針。通過全程化的職業發展教育、個性化的就業指導和規範化的就業服務,為畢業生的職業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時學校藉助廣泛的校友網絡和多年來與行業用人單位建立的良好合作關係,通過舉辦全國電力人才招聘大會(上海站)等各類招聘會,為畢業生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近年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維持在97%以上,研究生畢業就業率100%,學校致力於行業合作,實施了「3+1訂單模式」培養模式,行業內就業率顯著提高。[7]

發展目標

  2018年6月,學校召開第四次黨員代表大會,確定了學校「分三步走」的中長期發展目標:到 2020年前後,建成能源電力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技術型大學,學校綜合實力、辦學質量顯著提升;到2025年前後,建成能源電力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能力明顯增強,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建設成效初現,優勢學科更加突顯,主要可比性指標再上新台階,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更加突出,辦學綜合實力整體提升;到2035年前後,優勢學科進入一流學科行列,辦成中國知名的地方高水平大學。

  走進新時代,學校將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主線,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全面加強黨的領導,紮實推進綜合改革,在社會各界的熱心幫助下,在所有上電人的共同努力下,邁步新起點,謀劃新發展,實現新飛躍。[8]

院系設置

著名校友

參考文獻

  1. 1.0 1.1 上海电力学大学学校简介. www.shiep.edu.cn. [2020-08-26]. 
  2. 上海电力学院拟申报更名上海电力大学. sh.sina.com.cn. [2018-01-28]. 
  3. 3.0 3.1 上海电力学大学历史沿革. www.shiep.edu.cn. [2020-08-26]. 
  4. 上海电力学大学学校简介-学科与教学. www.shiep.edu.cn. [2021-08-12]. 
  5. 上海电力学大学学校简介-科学研究. www.shiep.edu.cn. [2021-08-12]. 
  6. 上海电力学大学学校简介-国际合作. www.shiep.edu.cn. [2021-08-12]. 
  7. 上海电力学大学学校简介-毕业生就业. www.shiep.edu.cn. [2021-08-12]. 
  8. 上海电力学大学学校简介-发展目标. www.shiep.edu.cn. [202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