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香港常用中文字体计划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开源香港常用中文字体计划香港开源社区为了解决了香港字体缺少的问题而发起的计划。

由来

在电脑世界,中文字体的支持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出现。可是那时制定中文字体标准的台湾厂商在制定五大码时遗漏了其他地方的字体,其中最为显著的是香港的。后来虽然有香港增补字符集,但其却不是以GNU版权发布,而是只允许在非商业利用下使用。

因此,社会上有志愿人士开始了一个名为开源香港常用中文字体计划。计划由开放系统研用协会(OAKA)[1]主持,初期由各委员共同参与,由计划管理人主力管理;后期由协会下的中文化发展委员会作主力。

计划内容

电脑字体主要分两类,Bitmap字体和TrueType字体。此计划目的是制作泛用性的True Type字体(实际操作是修改CJK Unifonts的UMing和UKai两款字体),并将Bitmap字体嵌入其中,使中文字体在细小字号时不再模糊,同时亦加入对香港字体的支持,增补香港增补字符集里的字符。

主要参与者

计划项目

  • 策划人:凌志聪(Zunix)
  • 计划管理人:陈成良(Akar)
  • 计划管理副手:袁锡良(Wily)、黄绍裘

中文化发展委员会

  • 主席:陈成良
  • 副主席:张国冠
  • 委员:李小狼、周乐源、Thomas Tung[2]

发展

成为UMing一部分。

参见划

计划网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