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来喜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郭来喜(1934年7月29日—2021年8月23日),河南上蔡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学家[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生平

1956年,郭来喜自南京大学地理系毕业。1959年至1960年,在苏联莫斯科大学进修。1990年代,正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云南地理研究所所长。曾获云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先进生产者。[1]后来,郭来喜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旅游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兼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会长暨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务。曾获得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联合国模范社区奖。[2]

1980年代,郭来喜参加三峡工程专题论证,任综合经济评价组专家。郭来喜指出,“动态移民113万多人,我认为涉及的不仅仅是113万人,因为这是个双向问题,还涉及到移入地区人民的承受问题。”郭来喜是拒绝在三峡工程最后的论证结论上签字的人之一。[3]

郭来喜1979年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旅游地理研究组,是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和旅游规划的主要开拓者,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旅游领域的首个重点基金项目《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与宏观配置体系研究(1997-1999年)》,也曾担任《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主编,2019年11月与徐冠华石玉林李文华景贵和获得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终身成就奖)。2021年8月23日6时25分,郭来喜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4]

著作

郭来喜发表论文超过二百篇,发表论著12本,主要著作有:[1][2]

  • 郭来喜,贫困,人类面临的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 郭来喜,中国黄金海岸开发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戴晴,只有实事求是才成其为科学家——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郭来喜,载 戴晴、薛炜嘉编,谁的长江: 发展中的中国能否承担三峡工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
  2. 2.0 2.1 中国科学院教授:郭来喜,华图网校,2011-09-23. [2013-05-26]. 
  3. 三峡工程论证20年闪回 9位专家拒绝签字,凤凰网,2011年5月24日. [2013年5月26日]. 
  4. 沉痛悼念郭来喜先生!. 中国地理学会. 2021-08-24 [202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