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电视剧)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西游记
Journey to the West
海报
海报
类型神话剧
原作吴承恩
导演杨洁
主演六小龄童马德华闫怀礼徐少华迟重瑞汪粤崔景富刘大刚
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普通话
集数原版:41集(第一部25集、第二部16集)
央视:40集(第一部25集、第二部15集)
片头曲正作
1982年央视试播集《除妖乌鸡国》版:《云荡荡 海茫茫
演唱:耿其昌
作词:不详
作曲:张福全
1984年央视试播集《计收猪八戒》和《三打白骨精》、1985年央视试播集《祸起观音院》版:《百曲千折显精诚
演唱:吴雁泽
作词:王立平
作曲:王立平
1986年央视正式播出版:《西游记序曲》(又名《云宫迅音》)
作曲:许镜清
亚视引进版:《孙悟空
演唱:容锦昌
作词:不详
作曲:不详
续集
央视版:《通天大道宽又阔
演唱:三叶草演唱组崔京浩
作词:姚明
作曲:姚明
编曲:姚明
作曲许镜清姚明
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
演唱:张暴默蒋大为
作词:阎肃
作曲:许镜清
制作
拍摄地点 中国湖南张家界武陵源新疆吐鲁番高昌古城遗址、九寨沟都江堰湖南冷水江波月洞贵州黄果树瀑布内蒙古锡林浩特大草原、青城山峨眉山北戴河
摄影王崇秋[1]
机位单机位[1]
播出信息
首播频道中央电视台
播出日期1982年10月1日(第一部)、1999年(第二部)-1988年(第一部)、2000年(第二部)

西游记》,导演为杨洁,由六小龄童马德华阎怀礼徐少华迟重瑞汪粤、崔景富、刘大刚主演。是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为蓝本拍摄的电视剧,于1982年10月1日首播试拍集《除妖乌鸡国》,自1983年开始每年春节播放当年拍摄完成的几集,1986年春节连播前11集,于1988年春节全部25集拍摄完成播出,当时创下了89.4%的收视率。续集于1998年开拍,主要故事是第一部中部分未收录的故事情节,于1999年播出,共16集,导演与主演人员基本相同,但八戒与沙僧被更换。

自首播起,该剧一直受到好评,至今仍然为中国大陆各大电视台寒假暑假常播的节目。根据不完全统计,至2014年,本剧经地方台重播逾3000次,创下了世界上重播最多次电视剧的纪录[2]

基本情况

拍摄情况

1981年,中央电视台副台长洪民生在中央电视台文艺部会议上宣布,由王扶林杨洁分别负责《红楼梦》和《西游记》的开拍计划[3]

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资金限制,《西游记》第一部的拍摄并不顺利,前后共历时六年。在演员方面,也常常出现一人饰多角的情况,其中角色扮演最多的是马德华项汉。马德华除了主要扮演猪八戒外,还客串了众多小神、路人、山神、外国使节。项汉除了在剧中负责武打和美术外,还扮演了顺风耳、黑熊精、高才土地爷黄狮精强盗阿傩等。

在特技方面,剧组采用了大量土办法,其中很多手段都是20世纪初中期世界电影界拍摄科幻片的常用手段。例如演员从高台上跳下,将胶片反放来实现平地飞升的效果。在剧中,所有神仙妖怪角色的出场和退场统统是以一道烟火的升起来表现的(烟火是此电视剧使用最为广泛的特效)。也由于此,原著中描写的许多场景都没有搬上荧幕,比如哪吒在战斗时会变为三头六臂。即便如此,西游记的特效在当时也算是中国的最高技术水平,被广大观众所追捧。

西游记第一部拍摄时,除了技术和条件上的重重困难,还有中央电视台内部的反对声音。在第一部拍摄时,中央电视台内部流传着对杨洁导演拍摄进度的质疑:“国家不应该拿这么多的钱让她去游山玩水!”有人甚至在中央电视台的党组会上流泪说:“领导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让《西游记》停下来!”1986年,剧组正在浙江绍兴拍摄时,一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和中央电视台三家联合组成的三人调查组抵达绍兴调查,因为“《西游记》乱花钱、不拍戏、专门游山玩水”的罪名已被反映到中央。调查组来到绍兴,才得知剧组的拍摄条件有多么艰苦。中央电视台对同期拍摄的电视剧《红楼梦》没有预算限制,而且领导经常探班,但对《西游记》预算限制很多,而且没有一位领导来剧组探班。自1982年到1986年,《西游记》陆续播出11集,这时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阮若琳说:“没有钱了,你们用完了300万,台里不给钱了,拍个结尾就结束了吧!”杨洁因此与阮若琳闹翻。由于中央电视台不再提供资金,剧组经制片副主任李鸿昌联系,从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今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获取了300万元人民币赞助资金,终于拍摄完成了25集(原计划拍30集,因没钱而砍掉5集),前后共花600万元人民币[3][4]

1998年拍摄第二部时,剧情被安排为倒叙,即从唐僧师徒回国后,向唐太宗讲述西行途中的故事,因此,第二部各集的故事前后并不连贯。第二部继承了第一部所塑造的角色性格以及每集的风格,增加了打斗比重,并借助现代技术使之更有观赏性。

两部加起来,除了唐王游地府之外,基本覆盖了原著全部故事,仅留下几个比较平淡的故事没有拍摄,如猪八戒在稀柿同开路一节。

外景地

1982版西游记电视剧,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场景的取景处,云南石林

西游记的外景地遍及全国各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三打白骨精),武陵源风景区的金鞭溪风景区(猴王初问世之花果山),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古城遗址(三借芭蕉扇),九寨沟都江堰(错坠盘丝洞),湖南省冷水江市波月洞(猴王初问世之水帘洞、三打白骨精之白骨洞),[5][6]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黄果树瀑布(水帘洞的洞前景),福建省武夷山(降服白龙马、观音传真言),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大草原(官封弼马温),青城山峨眉山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猴王初问世,偷吃人参果),云南石林(困囚五行山、智激美猴王、夺宝莲花洞),长白山(大战红孩儿),江苏省苏州市狮子林盘门(趣经女儿国),山西省大同云岗石窟太原市晋祠(扫塔辨奇冤),山东潍坊十笏园(高老庄),甚至有远赴泰国取景(天竺收玉兔、波生极乐天)。

各集剧名

第一部共25集,包括了小说中的74回。剧组于1982年2月25日成立。1982年7月试拍了试播集《除妖乌鸡国》,1982年10月1日该集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该集在1986年重拍,其中仅保留了试拍版本的一小部分片段)

1982年至1985年拍完了该剧前十一集。1983年2月14日播出了《偷吃人参果》一集。1984年2月3日播出了《计收猪八戒》、《三打白骨精》两集。1985年2月21日播出了《祸起观音院》一集。1986年春节期间播出前十一集。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由张暴默演唱。

1986年拍完了《夺宝莲花洞》、《除妖乌鸡国》(重拍)、《大战红孩儿》、《斗法降三怪》、《趣经女儿国》、《三调芭蕉扇》、《扫塔辨奇冤》、《误入小雷音》、《孙猴巧行医》共九集。

1987年春节期间,中国中央电视台录制的名为《齐天乐》的晚会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

1987年拍完《错坠盘丝洞》、《四探无底洞》、《传艺玉华州》、《天竺收玉兔》、《波生极乐天》五集。 1988年2月1日起,全剧共二十五集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完整播放。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改由蒋大为演唱。

2005年7月27日起,全剧二十五集的缩编版本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精选剧场”时段播放,该版本将每集的片头长度调整为5秒左右,片尾长度调整为20秒左右,每集时长控制在45分钟之内。此后,中国中央电视台对该剧的重播均以此版本作为片源。

第一部分各集名称 原著中的回数 时间长度
1. 猴王初问世
1-2 44 分钟
2. 官封弼马温
2-4 49 分钟
3. 大圣闹天宫
4-7 61 分钟
4. 困囚五行山
7-9, 12-13 49 分钟
5. 猴王保唐僧
13-15 55 分钟
6. 祸起观音院
16-17 46 分钟
7. 计收猪八戒
18-19 55 分钟
8. 坎途逢三难
20-24 54 分钟
9. 偷吃人参果
24-26 55 分钟
10. 三打白骨精
27 53 分钟
11. 智激美猴王
28-31 57 分钟
12. 夺宝莲花洞
32-35 55 分钟
13. 除妖乌鸡国
36-39 63 分钟
14. 大战红孩儿
40-42 46 分钟
15. 斗法降三怪
44-46 65 分钟
16. 趣经女儿国
53-55 64 分钟
17. 三调芭蕉扇
59-61 55 分钟
18. 扫塔辨奇冤
62-63 60 分钟
19. 误入小雷音
64-66 61 分钟
20. 孙猴巧行医
68-71 60 分钟
21. 错坠盘丝洞
72-73 62 分钟
22. 四探无底洞
80-83 67 分钟
23. 传艺玉华州
84-85, 88-90 63 分钟
24. 天竺收玉兔
93-95 51 分钟
25. 波生极乐天 98-100 56 分钟

第二部有16集,包括小说中的25回。1998年7月开拍,1999年拍摄完毕。2000年春节期间(2月8日至2月22日[7])按以下16集的顺序首播,16集首播结束后又重新剪辑为15集,其中《险渡通天河》被调整为第三集,《遇仙孔雀台》一集被删去,部分内容被整合进第四集《受阻狮驼岭》,而《观灯金平府》一集被移至《救难小儿城》(调整后第12集)和《缉盗菩提域》(第14集)之间[8]。15集版本为中国中央电视台重播该剧时专用,录像带编号为Z018719-Z018733,并被标记为“播出版不外借”,其他电视台重播该剧时仍采用16集版本。

第二部分各集名称 原著中的回数 时间长度
1. 险渡通天河 100, 47-48 43 分钟
2. 师徒生二心 49, 56-58 44 分钟
3. 真假美猴王 58 44 分钟
4. 受阻狮驼岭 58,74 44 分钟
5. 遇仙孔雀台
75-76 44 分钟
6. 如来收大鹏 77,43 44 分钟
7. 情断黑水河
43,10 44 分钟
8. 收伏青牛怪 50-51 44 分钟
9. 祈雨凤仙郡
52,87 44 分钟
10. 大闹披香殿 87,67 44 分钟
11. 绝域变通途 67,86 44 分钟
12. 泪洒隐雾山 86,78 44 分钟
13. 救难小儿城 78-79 44 分钟
14. 缉盗菩提域 79,88,96-97 44 分钟
15. 还魂寇善人 97,91 44 分钟
16. 观灯金平府 91-92 43 分钟

演职员

六小龄童和马德华(2014年)

本剧第一部分的演职员来自四面八方,其中大部分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供职于中国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等单位的戏曲演职员,二是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为代表的话剧演职员,三是时年活跃于荧屏的影视演职员。另外,剧组中有部分来自于各地方文艺团体的专业演员,被称作班底演员。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跟随剧组行动,主要担任拍摄过程中龙套角色的表演任务,并身兼场务、剧务等职务。如项汉李建成张寄蝶杨斌叶以萌等。

除妖乌鸡国(试拍)演职员(1982年)

第一部分演员

第一部分的四众演员分别为:

角色 演员 配音演员
孙悟空 六小龄童 李世宏李扬
唐僧 汪粤(6、9、10、13集部分画面)、徐少华(4、5、7、8、11、12及14-16集)、迟重瑞(13集及17集以后) 张云明
猪八戒 马德华 里坡王玉立
沙僧 闫怀礼迟重瑞(23集部分画面) 闫怀礼

由于本剧演员人数众多,而当时技术落后,电视字幕为手写,致使部分演员未收录到每集剧末的“演员表”中。下表所列角色中,凡带星号者为未出现于片末演员表中者。

第二部分演员

第二部分的四众演员分别为:

角色 演员 配音演员
孙悟空 六小龄童 李扬
唐僧 徐少华(1-8集)、迟重瑞(9-16集) 张云明
猪八戒 崔景富 里坡
沙僧 刘大刚 齐克建

下表所列角色中,凡带星号者为未出现于片末演员表中者。

第一部分职员

主要职员等信息如下:

以下为各集其他职员等情况列表。

第二部分职员

  • 原著:吴承恩
  • 总策划:杨伟光
  • 总监制:赵化勇
  • 出品人:胡恩
  • 策划:张华山 谢丽虹 李功达
  • 监制:刘宜勤 邹庆芳 王伟国 肖月桃 李汀
  • 制片人:李治安 杨洁
  • 总导演:杨洁
  • 编剧:戴英禄 邹忆青 杨洁
  • 导演 主摄像:王崇秋
  • 动作导演:曹荣 林志谦
  • 录音:赵静
  • 责任编辑:陈嘉芹 汤津
  • 美术设计:郑曰洋
  • 人物造型:王希钟
  • 副导演:武志勇 兰法庆 陈健 蔡渝歌 姜豹洪
  • 摄像:唐继全
  • 照明:马立志 王泽彬 李晓钟 成振华 彭杰 马晔太 刘建新 孙伟 李卫军
  • 美术:李连生 张春生 付莉生 李涛 杨伟刚 田杰 高香哲
  • 服装设计:王蕴琦 赵庆霞 王蕙君
  • 化妆:吕小平 丫丫(杨云) 刘小东 杨文秋 王志光
  • 道具:甘立 高峰 梁辉 邹柏华 韩以龙 焦志达 张平生
  • 现场特技:刘绍春 储绪 刘洪海 孙全民
  • 烟火:赵家生
  • 服装:韩庚泽 彦平 王葳
  • 场记:董捷 张英伟
  • 剧照摄影:张保安
  • 录像:高贵祥 刑英杰 安永茂 孙悦 王凤兰
  • 制作统筹:孙新苑
  • 视频技术:张平
  • 音频技术:李琪 林智刚
  • 视频制作:王巧红 杨伟东
  • DME特技:王巧红 杨伟东 韩立梅 郑军
  • 电脑特技监督:白小俊
  • 电脑特技:潘韬 魏建军 张小强 潜雪芬 刘利 李欣 周卫东 邱锐 范杰
  • 音乐录音:娄炜
  • 作词:姚明 阎肃
  • 作曲:姚明 许镜清
  • 演唱:三叶草演唱组 蒋大为 陈小涛 张迈 潘军 迟重瑞
  • 拟音:魏俊华 王继华
  • 置景:黄明宪 李明良 曹昭明 祝学军
  • 制片:蔡广庆 邬茜 刘长寿 黄孝 徐建生 赵为廉 杰华
  • 剧务:常翔翔 李伟 邹宪文 郎宏 李古然 张克强 李烁文 齐君 王绍先
  • 版权信息:无锡中视影视基地股份有限公司 出品 中央电视台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录制

音乐

主题曲

  • 云荡荡 海茫茫》(张福全作曲,词作者不明,耿其昌演唱):《除妖乌鸡国》(试拍)的主题歌。[56]
  • 百曲千折显精诚》(王立平作词作曲,吴雁泽演唱):1984年《计收猪八戒》、《三打白骨精》两集首播、1985年《祸起观音院》首播时的主题歌(即片首曲。1984年《计收猪八戒》、《三打白骨精》两集首播片尾曲名字不详,张福全作曲,杨洁演唱。),后在1986年前11集全播时被《西游记序曲》取代。
  • 西游记序曲》 (许镜清作曲):第一部分每集片首曲,1986年前11集全播时首次采用。曾有观众将该曲称为《云宫迅音》,但许镜清在2016年2月的一次采访中表示该序曲并没有具体名称。[57]而后许镜清在微博和音乐会上认可《云宫迅音》的名字[58]
  • 敢问路在何方》(阎肃作词,许镜清作曲,蒋大为张暴默演唱):主题歌暨片尾曲。1985年《祸起观音院》首播、1986年前11集全播时均由张暴默演唱。1988年25集全播时改为蒋大为演唱。第二部分改用重新编曲的版本,仍作为片尾曲,蒋大为演唱。[59]
  • 通天大道宽又阔》(姚明词曲,三叶草演唱组崔京浩演唱):2000年续集片头曲。片头实际播出的是三叶草版本,崔京浩版本作为插曲使用。歌曲中还出现了孙悟空配音者李扬的念白(“吃俺老孙一棒”和“俺老孙去也”)。
  • 庄严我神州大地》(姚明词曲,张迈演唱),2000年续集《还魂寇善人》片尾曲。

插曲

  • 生无名本无姓(原名“齐天大圣孙悟空”)(付林晓岭作词,许镜清作曲,黄小群演唱):原第三集《大圣闹天宫》插曲,1986年前11集全播时播出。电视剧歌曲磁带中改为王小清演唱。
  • 大圣歌(阎肃作词,许镜清作曲,胡寅寅演唱,2000年续集由羽·泉组合演唱):第三集《大圣闹天宫》插曲,25集全播时取代了《生无名本无姓》。
  • 他多想是棵小草(又名“被贬五行山”)(阎肃作词,许镜清作曲,丁小青演唱):原第四集《困囚五行山》插曲,1986年前11集全播时播出。
  • 五百年桑田沧海(阎肃作词,许镜清作曲,郁钧剑演唱):第四集《困囚五行山》插曲,25集全播时取代了《他多想是棵小草》
  • 走啊走(阎肃作词,许镜清作曲,周立夫/李静娴演唱):第四集《困囚五行山》插曲。1986年前11集全播时由李静娴演唱。25集全播时改为周立夫演唱。
  • 吹不散这点点愁(阎肃作词,许镜清作曲,郁钧剑演唱):第十集《三打白骨精》插曲
  • 女儿情(杨洁作词,许镜清作曲,吴静演唱):第十六集《趣经女儿国》插曲
  • 相见难别亦难(阎肃作词,许镜清作曲,吴静演唱):第十六集《趣经女儿国》插曲,与《女儿情》曲调相似
  • 晴空月儿明(阎肃作词,许镜清作曲,迟重瑞演唱,2000年续集由羽·泉组合演唱):第十八集《扫塔辨奇冤》插曲
  • 何必西天万里遥(阎肃作词,许镜清作曲,吴静演唱):第十九集《误入小雷音》插曲
  • 天竺少女(阎肃作词,许镜清作曲,李玲玉演唱):第二十四集《天竺收玉兔》插曲
  • 青青菩提树(阎肃作词,许镜清作曲,李静娴演唱):第二十五集《波生极乐天》插曲
  • 无底船歌(阎肃作词,许镜清作曲,叶茅演唱):第二十五集《波生极乐天》插曲
  • 取经归来(戴英禄作词,许镜清作曲,蒋大为演唱):第二十五集《波生极乐天》插曲
  • 就这样走(姚明词曲,陈小涛演唱):2000年续集《真假美猴王》插曲
  • 伴君常开花一朵(姚明词曲,潘军演唱):2000年续集《受阻狮驼岭》插曲
  • 看我跃马扬鞭(姚明词曲,迟重瑞演唱):2000年续集《祈雨凤仙郡》插曲

伴奏音乐

  • 欢乐的花果山(许镜清作曲):第一集《猴王初问世》伴奏音乐。
  • 逍遥自在的孙大圣(许镜清作曲):第三集《大圣闹天宫》伴奏音乐。电视剧音乐磁带中收有王持久填词,张徐演唱的同曲调同名歌曲。
  • 天宫舞曲(许镜清作曲):电视剧音乐磁带中收有阎肃作词,吴静演唱的同曲调歌曲《嫦娥曲》
  • 风雨行路难(许镜清作曲,男女声混合唱)
  • 天府乐(姚明作曲:伴奏音乐)

齐天乐

齐天乐是《西游记》剧组于1987年春节前录制的一台春节晚会。该晚会在1987年1月29日即农历正月初一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

奖项与提名

年份 颁奖典礼 奖项 作品 结果
1988年 第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 最佳男主角 章金莱(六小龄童) 获奖
第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长篇连续剧特别奖 获奖

与原著的异同与失误

本剧以师徒不畏艰难,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为故事主线,删除原著中大部分关于宗教因果关系部分,并对原著大部分情节进行了修改。对故事情节进行了大面积普及。

以下列举本剧与原著较为明显的不同之处。

人物

  • 小说中,孙悟空为身高四尺,野性十足的妖仙形象,猪八戒的形象则黑瘦一些,外型类似于野猪。在电视剧中由于时年化妆技术较为落后,没有按照这个标准。前者是更具有舞台扮相特点的人文形象,后者体征则像肥硕白净的家猪。
  • 小说中,负责挑担的是猪八戒,而非沙悟净。沙悟净只有在对付妖魔时有较多活动描写,电视剧中增加了一定的戏份,而且重新塑造了沙悟净的形象。
  • 小说中,沙僧的身高为一丈二,面貌丑陋,十分吓人。而电视剧中沙僧则长得较像壮汉,而且并不丑陋吓人。
  • 小说里的唐僧非常懦弱,害怕妖精,轻信人言。电视剧中对其性格进行了修饰,显得更为沉稳。

情节

失误

  • 原著第四十六回中,孙行者将“山河社稷袄,乾坤地理裙”变作“破烂流丢一口钟”。据屈小强著作《西游记中的悬案》中释疑,“...一口钟”应为僧家未经缝合的钟型罩衫。电视剧初次播出的版本中该道具表现为一口微型铸钟,后剧组采纳意见重拍了这个镜头,将铸钟换为破衣。但台词中猪八戒说的是“那么大的一个车迟国,就口破钟你还把它当成宝贝”,这一错误并未改动(“一口钟”是个词语,并不能拆开说成“这口破钟”)。

相关条目

相关书籍

注释

  1. 1.0 1.1 暴英霞. 王崇秋携新书答“西游记迷问”. 中国青年网·读书频道. 2018-09-24 [2018-12-31]. 
  2. 西游记重播3000次创世界纪录 六小龄童:不能糟蹋名著. [2016-01-28]. 
  3. 3.0 3.1 孔鲤. 杨洁导演最喜欢的不是《西游记》,而是《司马迁》. 澎湃新闻. 2017-04-17. 
  4. 86版《西游记》导演杨洁去世 她曾说拍西游记是搞艺术. 观察者网. 2017-04-17. 
  5. 尹文锋. 经典西游情 再踏取经路—六小龄童来湘为冷水江波月洞正名. 波月洞官方网站. 2017-05-18 [2020-12-07]. 
  6. 尹文锋. 六小龄童:美猴王的第二故乡是波月洞景区. 娄底新闻. 2017-05-14 [2020-12-07]. 
  7. 新版《西游记》今起亮相荧屏. 北京晚报. 2000-02-08 [2016-02-12]. 
  8. 新《西游记》决定重剪. 南方都市报. 2000-02-28 [2016-02-12]. 
  9. 除妖乌鸡国(试拍)宣传海报. [2010-11-05]. 
  10. 海报误作“荀浩”
  11. 海报误作“曾新影”
  12. 海报误作“王汉宁”
  13.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片末演员表误作“章玉善”
  14. 14.00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09 14.10 14.11 14.12 14.13 14.14 14.15 片末演员表误作“里波”
  15. 片末演员表误作“独角魔王”
  16. 片末演员表为“王学勤等”
  17. 17.0 17.1 17.2 17.3 片末字幕误作“张均英”
  18. 片末演员表误作“李龙宾”
  19. 片末演员表误作“李连文”
  20. 20.0 20.1 来源于剧组摄像师王崇秋微信公众号《答西游记迷“二十问”》一文. 
  21. 片末演员表误作“许业”
  22. 片末演员表误作“王羊”
  23. 片末演员表误作“蔡林”
  24. 来源于刘劲本人第七届电视金鹰奖发言. [2013-07-22]. 
  25. 片末演员表误作“刘惠敏”
  26. 片末演员表误作“刘滨”
  27. 片末演员表误作“韩凤霞”
  28. 片末演员表误作“车晓同”
  29. 片末演员表误作“汪海宁”
  30. 片末字幕配音一栏有“王淑华”,其所配角色未详
  31. 片末演员表误作“蔡渝歌”
  32. 片末演员表误作“曾革”
  33. 片末演员表误作“迟重瑞”
  34. 着红
  35. 着蓝
  36. 着紫
  37. 着粉
  38. 着橙
  39. 着绿
  40. 着黄
  41. 片末演员表误作“李思琪”
  42. 片末演员表误作“张杨”
  43. 片末演员表误作“王仲信”
  44. 片末演员表误作“刘立风”
  45. 45.0 45.1 45.2 片末演员表误作“蓝法庆”
  46. 片末演员表误作“马永增”
  47. 片末演员表误作“博红”
  48. 片末演员表误作“郑英”
  49. 片末演员表误作“王英”
  50.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显示于片末字幕
  51. 51.0 51.1 51.2 51.3 片头字幕误作“夏伯华”
  52. 52.0 52.1 片头字幕误作“王如俊”
  53. 53.00 53.01 53.02 53.03 53.04 53.05 53.06 53.07 53.08 53.09 53.10 53.11 53.12 53.13 53.14 53.15 53.16 53.17 53.18 53.19 53.20 53.21 53.22 53.23 53.24 片头字幕误作“闫肃”
  54. 片头字幕误作“毛迪芳”
  55. 片头字幕误作“邓金平”
  56. "捡"来脚下路 蒋大为“敢问路在何方”,央视网,2008年12月31日. [2010年11月14日]. 
  57. 86版"西游记"作曲许镜清作客网易 畅聊幕后故事. 网易娱乐. 2016-02-04 [2016-02-23]. 
  58. 存档副本. [2019-04-01]. 
  59. 下周五群星云集《“剧”变中国》颁奖盛典,深圳广电集团网,2008-12-12. [2010-11-14]. 
  60. 按照片末字幕录入
  61. 片末字幕误作“连志水”
  62. 片末字幕误作“章玉善”
  63. 片末字幕误作“蔡予歌”
  64. 第六回:“老君道……左膊上取下一个圈子……一名‘金钢琢’,又名‘金钢套’。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
  65. 第七回:“如来闻说,即对众菩萨道:“汝等在此稳坐法堂,休得乱了禅位,待我炼魔救驾去来。”……如来不敢违悖,即合掌谢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来此,有何法力?还是天尊与众神洪福。敢劳致谢?””
  66. 第七回:“这一番,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早有佑圣真君又差将佐发文到雷府,调三十六员雷将齐来,把大圣围在垓心,各骋凶恶鏖战。”
  67. 存档副本. [2018-11-23]. 

外部链接

 中国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精选剧场
接档西游记(缩编版)
(2005年7月27日-2005年8月4日)
被接档
水浒传
(2005年7月12日-2005年7月26日)
红楼梦(缩编版)
(2005年8月4日-2005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