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生命系统层级关系:生物圈 > 景观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 系统 > 器官 > 组织)≥ 细胞

群落(英语:community)或称为“群集”是指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营养结构等),并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1]

从定义可知,它是由在一个群落生境里生活的动物群落和植物群落,也称为生物系统组成的。生物地理群落是生物和地理因素,就是说无生命的环境的总和。这些关系的总和则是生态系统。这个概念1877年由卡尔·奥古斯都·莫比奥斯提出,他将一个牡蛎海岸上的所有生物称作“生物社区”或是“生物群落”。

一个群落的生物物种占据不同的小生境。一个群落的生物相互之间有着不同的关系。

变化的从属关系

一个物种,特别是当它迁徙的时候,它会成为不同生物群落的成员。例如,在海洋的幼河鳗鱼叶状幼体的形式属于浮游生物,后来成为草鳗时它则成为海洋自游生物,到最后它成为河流里或湖里的自游生物。而不同的生长阶段也会使一个物种轨归到不同的群落中去。例如大多数的的幼体是无节幼体,算作浮游生物。但成体却会生活在水中或岸边,这时它们就属于底栖生物。而很多贝类动物和多毛纲动物也是如此。

群落的特性

  • 一个群落生境的小生境越是多样,那么其中的物种就越丰富。(热带雨林
  • 一个群落生境的非生物因素和全球平均值相差越大,其物种也会越少,但个体数目却会越多。这个区域的群落通常是高特异性的。(盐湖深海
  • 一个群落生境的生存环境越是缓慢连续地交替改变,群落也越丰富。(珊瑚礁

群落的结构

在生物群落中,各个种群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

垂直结构是指在群落生境的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的明显分层现象。

森林的群落结构为例。在植物的分层上,由上至下依次是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植物层。动物的分层亦呈这种垂直结构:猫头鹰松鼠居于森林上层,大山雀柳莺等小型鸟类在灌木层活动,鹿野猪等兽类居于地面,蚯蚓马陆等低等动物则在枯叶层和土壤中生存。

水平结构

水平结构是指在群落生境的水平方向上,群落具有的明显分层现象。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的地形的起伏、光照湿度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各个地段生物种群的分布和密度的不相同。

同样以森林为例。在乔木的基部和被其他树冠遮盖的位置,光线往往较暗,这适于苔藓植物等喜阴植物的生存;在树冠下的间隙等光照较为充足的地段,则有较多的灌木与草丛。

群落的演替

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称为群落的演替。

群落的分类

历史上,对于生物群落的认识和分类存在两条途径:

  • 俄国苏卡切夫(1910)、法国Braun-Blanquet(1913)、英国F. E. Clements(1916)等人认为群落和有机体一样具有明确的边界,即群丛单位理论(Association unit theory,或称“有机体论”),他们大多采用分类的方法对群落进行考察。
  • 苏联Ramensky(1930)、美国H. A. Gleason(1926)等人认为群落是不具有明显边界的实体,而是不同种群在时间与空间上连续分布的一个系列,即“个体论”。他们认为应该采用排序(ordination,生境梯度分析)的方法来研究连续群落变化。

现代观点认为[1],生物群落的存在既有连续的,又有间断的。结合使用揭示群落间断性的分类方法(分类重叠时,也可揭示连续性)和揭示连续性的排序方法(排序结果构成点集时,也可达到分类目的),效果或许更好。

中国植被》群落分类

植被型组
植被型
植被亚型
群系组
群系
亚群系
群丛组
群丛
亚群丛

法瑞学派群落分类

J. Braun-Blanquet植物区系-结构分类系统
(floristic-structural classification)
分类等级 字尾 示例
群丛门(division) -ea Querco-Fagea
群丛纲(class) -etea Querco-Fagetea
群丛目(order) -etalia Fagetalia
群丛属(alliance) -ion Fagion
亚群丛属(suballiance) -enison/esion Galio-Fagenion
群丛(association) -etum Fagetum
亚群丛(subassociation) -etosum Allietosum
群丛变型(variant) - Athyrium-Var
亚群丛变型(subvariant) - Bromus-subvar
群丛相(facies) - Mercurialis-Facies

美国FGDC植被分类系统

美国国家植被分类系统
等级序列 等级名称
区域水平 目(order)
外貌水平 纲(class)
亚纲(subclass)
群(group)
亚群(subgroup)
群系(formation)
植物区系水平 群属(alliance)
群丛(association)

生物尸积群

生物尸积群显示了地质史上某个瞬间的群落状况。在这么一个生物尸积群里,一个群落的生物会被共同埋在一起并成为化石

参见

参考资料

  1. 1.0 1.1 杨持. 《生态学》(第三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83. ISBN 978-7-04-0387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