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新竹州桃园郡役所警察课官舍轩瓦
日本西式屋瓦

(或称屋瓦瓦片)是屋顶上加盖片状物的建筑风格,通常搭配尖斜式屋顶,常见于亚洲和欧洲。

历史

  • 从现已发掘的资料及实物来看,瓦在中国的龙山文化时期的石峁遗址陶寺遗址以及齐家文化中就已有出现。[1][2][3][4][5]世本•作篇》:“桀作瓦屋。”商代二里头遗址第四期晚段和郑州商城均出土有陶质板瓦[6][7][8]安阳殷墟虽至今未确认发现瓦,但在同为商代后期的汤阴县南的故城遗址也出土过青灰色粗绳纹筒瓦[9]。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宫殿区也出土了一批陶瓦,包括板瓦筒瓦,形制多样,基本为夹砂灰黑陶,泥条盘筑,素面,多在靠边处有圆形穿孔。[10]但一直到西周前期,瓦仍然很不普及,西周后期砖瓦有所增加,到了春秋时期砖瓦房逐渐普及。[11][12][13]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的瓦于公元588年与佛教同时由百济传入日本。[14]
  • 早在公元前640年在希腊奥林匹亚兴建的赫拉神庙,是有屋瓦的西方建筑物中最古老的,瓦用黏土烧成。烧瓦技术很快传遍欧亚。
  • 罗马人率先使用砂岩和石灰岩混合制瓦,12世纪才普遍使用黏板岩。

用途

  • 防止雨水渗漏至屋内。
  • 隔热,防止白天的太阳辐射热直接传至屋内。当瓦片交叠铺设于尖斜式屋顶时,可产生一个用于隔热的空气间距。

参考资料

  1. 赵东《陕西芦山峁和石峁遗址出土陶瓦的意义》,《砖瓦》2019年
  2. 何驽. 陶寺遗址出土陶瓦略论[N]. 中国文物报,2006-6-30(7).
  3. 陈亮《宝鸡桥镇出土龙山时期筒瓦略谈》,《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4. 唐光明.3900年前甘肃已有“混泥”瓦房中国“第一瓦”现平凉.兰州晚报
  5. 彭小军《史前陶瓦与窑洞式建筑的关联性蠡探》,《文物春秋》2020年第六期
  6. 何驽《二里头2005VT111出土的陶水管“筒瓦”解》,《黄河.黄土.黄种人》2019年
  7. 曾晓敏;韩朝会;宋国定;李文健;张清池;王蔚波《郑州商城宫殿区商代板瓦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86年
  8. 李乃胜;李清临;曾晓敏;宋国定《郑州商城遗址出土商代陶板瓦的工艺研究》,《建筑材料学报》2012年
  9. 任固镇政府《打开尘封记忆,汤阴3000年古文化村落演绎传奇》:“任固镇故城文物馆馆长说:‘1984年7、8月的时候,考古队在南故城村东南土坑壁上发现了古城墙痕迹。这段古城墙呈梯形,高5米多,长约1000米,城墙断面有层次分明的夯土层,夯窝圆形。当时从城墙内采集的标本里有粗绳纹筒瓦及一些碎陶文片,可以判定是商代遗物。’”
  10.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研究院. 三星堆出土文物全记录——陶器·金器[M]. 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2009(318、452、453).
  11. 许晓丽《河南博物院藏瓦当试析》,《中原文物》2004年
  12. 付海龙《我国早期陶瓦发现概述》,《砖瓦》2017年
  13. 湛轩业《关于<对我国古代砖瓦起源问题的探讨>一文的商榷》,《论坛》2016, (11)
  14. 清水,昭博《古代日本と百济の造瓦技术交流》,帝冢山大学考古学研究所研究报告,2011年

延伸阅读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