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酸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棕榈酸[1]
IUPAC名
hexadecanoic acid
别名 正十六(烷)酸、软脂酸
识别
CAS号 57-10-3  ✓
PubChem 985
ChemSpider 960
SMILES
InChI
InChIKey IPCSVZSSVZVIGE-UHFFFAOYAJ
IUPHAR配体 1055
性质
化学式 C16H32O2
摩尔质量 256.42 g·mol⁻¹
外观 白色晶体
密度 0.853 g/cm3, 62 °C
熔点 63-64 °C
沸点 351-352 °C[2]
215 °C, 15 mmHg
溶解性 不可溶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一般条件(25 ℃,100 kPa)下。

棕榈酸(英语:Palmitic acid),又称软脂酸IUPAC名十六(烷)酸,是一种饱和高级脂肪酸,以甘油脂的形式普遍存在于动植物油脂中,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棕榈油棕榈仁油牛油乳酪牛奶肉类与多种植物油均有着这种脂肪酸,母乳中含量亦相当丰富[3]

工业上由牛油、猪油等动物脂肪或棕榈仁油等植物油经皂化后制得; 棕榈酸阴离子是棕榈酸在生理酸碱值中的观察型态。

棕榈酸是第一种从脂肪生成中产生的脂肪酸,亦可以由它产生更长的脂肪酸。棕榈酸盐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有负面反应,乙醘辅酶A羧化酶是在发展的醘链中负责将乙醘携带者蛋白转为丙二醘携带者蛋白,因而可以阻止棕榈酸盐的生成。

棕榈酸酯是一种抗氧化剂,及一种加入脱脂奶中的维生素A化合物,以取代因在脱脂的过程中失去的维生素。棕榈酸酯会附于醇型态的维生素A,即视黄醇,以稳定在牛奶内的维生素A。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棕榈酸的衍生物曾被用作制造为凝固汽油弹

棕榈酸的还原会产生鲸蜡醇

参考文献

  1. Merck Index, 12th Edition, 7128.
  2. Palmitic acid at Inchem.org
  3. 棕榈酸含量 影响宝宝消化吸收 梁惠雯,联合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