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奥尔基·马林科夫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Гео́ргий Максимилиа́нович Маленко́в
格奥尔基·马克西米连诺维奇·马林科夫
苏联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
(排名第一)
任期
1953年3月5日-1953年3月13日
前任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继任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第一书记)
 苏联第5任部长会议主席
任期
1953年3月5日-1955年2月8日
国家元首克里门特·伏罗希洛夫
前任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继任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布尔加宁
个人资料
出生1902年1月8日(旧历1901年12月26日)
 俄罗斯帝国奥伦堡州奥伦堡
(今 俄罗斯奥伦堡
逝世1988年1月14日(1988岁-01-14)(86岁)
 苏联莫斯科
墓地 苏联莫斯科孔泽沃公墓
政党苏联共产党 苏联共产党

格奥尔基·马克西米连诺维奇·马林科夫(俄语:Гео́ргий Максимилиа́нович Маленко́в;1902年1月8日—1988年1月14日)[1]苏联政治家,也是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人。斯大林死后曾于1953年3月5日短暂成为中央书记处排名第一的书记(一共9天,3月14日马林科夫便辞去中央书记职务),于1953年3月5日到1955年2月8日担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政府首脑)。

早期

马林科夫于1919年担任红军政战官,1920年加入苏联共产党,之后成为斯大林的心腹;1930年代后半马林科夫曾经与贝利亚共同进行对苏联党政军的大清洗。马林科夫一直都与贝利亚有着良好的私交,马林科夫却在最后抛弃了贝利亚。

1946年3月18日,马林科夫成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3月担任图-4轰炸机研制委员会主任。4月,由于涉及战时向前线提供质素差劣的飞机的航空案。5月4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被解除了联共中央书记、联共中央秘书长的职务,由帕托利切夫接任。6月初,出席了加里宁的葬礼。1946年至1948年马林科夫的经历在官方通常忽略不提。

1948年5月日丹诺夫死后,马林科夫于1949年复出成为斯大林决策的核心人物。

主政时期

1953年斯大林死后,马林科夫成为苏联总理,一度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但有意形成集体领导的马林科夫将党的领导职务让给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有意铲除贝利亚,拉拢马林科夫及多位其他重要党政军人物合作,设计逮捕贝氏。1953年12月,贝利亚被判死刑,随后被枪决。[2][3]

下台

马林科夫担任总理的两年内,曾经对外表示“核武会导致世界毁灭”,反对继续制造核武器并探索与美国的和解之道;但是这样的行为都引发党内强硬派的反弹。1955年2月马林科夫被迫辞去部长会议主席一职,但是仍然留在政治局中,任部长会议副主席及电力部长。[4]1957年,马林科夫跟赫鲁晓夫权力斗争失败被打成反党集团,被解除一切职务。[1]

1961年马林科夫被苏联共产党开除党籍,并被流放到苏联的偏远省份[1]。之后曾经在哈萨克斯坦乌思季卡缅诺戈尔斯克负责兴建水力发电厂,1988年1月14日在莫斯科去世。他是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去世的最高领导人之一。

参考资料

  1. 1.0 1.1 1.2 Georgy Maksimilianovich Malenkov. (2011). I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Retrieved from 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360012/Georgy-Maksimilianovich-Malenkov
  2. 《赫鲁晓夫抓捕枪毙贝利亚攀上权力高峰》,载于news.ifeng.com,2007年6月11日。
  3. 《斯大林逝世了 第二号人物贝利亚就活不过圣诞节》 ,载于news.163.com,2006年11月20日。
  4. 《赫鲁晓夫抓捕枪毙贝利亚攀上权力高峰》(第4页),载于news.ifeng.com,2007年6月11日。
官衔
前任:
斯大林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1953年-1955年
继任:
布尔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