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剑白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朱剑白
朱桂蕊
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海关关长
任期
1950年5月-1957年1月
继任余进贤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海关管理局局长
任期
1972年12月-1980年5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副署长
任期
1980年5月-1983年1月
署长王润生
个人资料
出生1914年9月
 中国山西省临汾县
逝世2011年1月11日(96岁)
国籍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政党 中国
知名于中国最后一位税务司

朱剑白(1914年9月—2011年1月11日),男,原名朱桂蕊山西临汾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新中国人民海关事业的创立者和奠基人之一,曾任天津海关关长、对外贸易部海关管理局局长、海关总署副署长、中国海关学会会长[1]

生平

早年

1914年9月,朱桂蕊出生于山西省临汾县城姚家胡同一个贫民家庭。读完小学、高小后,又考入山西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半工半读,靠课余时间在学校文书室刻蜡板赚取学费。期间与同样家境贫寒的师范生邓辰西结为挚友[1]

九一八事变后,朱桂蕊开始阅读进步书籍,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当时临汾师范的校长在政治上非常反动,严厉压制学生的抗日民主斗争,朱桂蕊、邓辰西领导学生与其进行激烈斗争,先后将两任反动校长赶出学校。为了取得斗争胜利,临汾师范的学生共发出了六次驱逐反动校长的宣言,其中有五次由朱桂蕊执笔起草[1]

1934年朱桂蕊从临汾师范毕业,到县立第一高级小学任教员。期间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朱剑白”,取义“以正义的红色之剑直指白色恐怖,杀尽一切黑暗的恶势力”[1]

1936年冬,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5月,经临汾地下党负责人王金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中共山西工作委员会派王亦侠回临汾恢复党组织,由王亦侠担任中共临汾县支部书记,王金林任组织委员,朱剑白任宣传委员[1]

抗日战争

1937年11月,中共山西省公开工作委员会任命邓辰西为安泽县县长,朱剑白为安泽县政府秘书兼教育科科长,二人通力合作,进行抗日民主政权建设[1]

1938年3月8日,驻扎于安泽县的国军第93军军长刘戡因不满安泽县政府对其命令“阳奉阴违”,率部占领县政府,扣押邓辰西、朱剑白等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其他群众组织的领导人,夺走朱剑白保管的县政府大印和政府经费。但由于朱剑白将身上藏着的机要文件和组织人员名单秘密销毁,国民党在接下来十几天的审问中一无所获。在山西省第三行政区政治主任薄一波的责问下,刘戡最后被迫承认自己“以军乱政”,释放了安泽县政府人员。

朱剑白、邓辰西获释后被党组织调往和顺县,邓辰西任县长,朱剑白任县政府财政科科长,负责为抗日部队筹集粮食、款项、鞋帽、衣物的工作[1]。1940年调任边区政府税务总局稽征科科长。1942年7月,任晋冀鲁豫边区工商管理总局行政科科长,分管工商行政和税收[2]

海关生涯

1949年津海关税务司朱剑白(左)陪同海关总署署长孔原(中)、苏联专家在天津海关考察

1946年春,任晋冀鲁豫边区工商局工商管理处处长[3]。1948年9月,任华北人民政府工商部出入口处处长。12月15日,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在河北省胜芳镇成立,朱剑白被任命为天津军管会外贸接管处研究室主任[4]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朱剑白、江明等人奉命接管了当时解放区的第一口岸大关——津海关。4月14日,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任命朱剑白为天津海关税务司。朱剑白因此成为新中国任命的唯一一位税务司,同时也是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机构的最后一位海关税务司[4]

1949年8月13日,中央海关总署筹备处负责人孔原中央财经委员会商业处处长姚依林、天津海关税务司朱剑白共同署名,向中央上报《关于建立海关总署工作的初步意见》,对未来新中国海关的组织机构、法律法规、职责任务、行政体制、经费管理等若干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受到中央的高度肯定[5]。9月23日,朱剑白前往北京参加了海关总署筹备处组织的“筹建新中国海关座谈会”。10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海关总署在北京成立。1950年1月13日,津海关由华北对外贸易管理局移交海关总署直接领导,海关总署暂派朱剑白任津海关关长。5月12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命令,正式任命朱剑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海关首任关长。

1957年1月,调任对外贸易部第三局副局长。1958年2月,进入北京外贸学院干训班进修,并担任班长。毕业后任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商务参赞[6]

1972年12月,朱剑白重回海关战线,担任对外贸易部海关管理局局长。1979年6月,中国海关管理局局长朱剑白、副局长宿世芳等8人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代表团,前往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等国进行海关管理体制考察,并对海关合作理事会与欧共体关税同盟局进行了正式访问[7]

1980年5月,海关建制收归中央,海关总署重建,对外贸易部副部长王润生兼任署长,朱剑白、宿世芳王斗光徐国英刘恕高祚任副署长[8]。1983年1月,退居二线。1984年4月,离职休养。

1985年6月30日,经朱剑白倡议和筹建,中国海关学会宣告成立,朱剑白担任首任会长。

2011年1月11日,朱剑白逝世,享年96岁。

参考资料

  1. 1.0 1.1 1.2 1.3 1.4 1.5 1.6 春明, 东升, 来群. 新中国海关总署筹建者朱剑白的青少年时代. 党史文汇. 1996, (9): 34-36. ISSN 1005-6424. 
  2. 赵秀山. 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财政经济史.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5: 182. ISBN 7500528477. 
  3. 郭今吾. 晋冀鲁豫边区的公营商业.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编). 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经济.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7: 132–150. 
  4. 4.0 4.1 邢蕴莹. 中国共产党完整接收改造旧海关的成功范例和经验——以接收津海关为例.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19, (4): 19-23. ISSN 2095-7475. 
  5. 海关红色档案故事:新中国海关的诞生——人民海关为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2021-05-17. 
  6. 梁金成.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老海关”——访朱剑白同志. 海关拾贝. 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21: 413–416. ISBN 9787566322548. 
  7. 张碧蓉. 一次影响中国海关管理体制的出访. 中国海关. 2005, (4): 66. ISSN 1001-0637. 
  8. 《中国海关通志》编纂委员会 (编). 中国海关通志 第1分册.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12: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