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可爱文化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熊本熊是日本萌经济非常成功的一个典范,图为印有熊本熊图案的服装

Kawaii是指通过有关可爱的周边系列产品而催生的商机。自1970年代以来,“可爱”已经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要素,举凡大众文化衣着打扮娱乐饮食玩具贴图行为礼节等等,无不受其影响。外国观察家发现日本的可爱文化很有趣,但有时又显得怪异,因为日本人把这种文化运用在几乎所有的生活领域中,甚至是人口统计学也是如此。这种现象在别的文化里很可能代表的就是将小孩的玩意用在严肃的场合,让人觉得很轻佻(例如政府出版品、公共告示牌、办公室、军方的广告以及民航客机等等,不胜枚举)。

萌经济的流行

全日本空输波音747机身的宝可梦图案

萌经济在日本随处可见,从大企业到街角的市场、国家级政府机关、病房,甚至是地方政府机关。[1][2]许多大小公司行号运用可爱的卡通形象吉祥物来买卖商品与提供客户服务。举例如下:

可爱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穿着上很招人喜爱[7][8],常指幼童穿的衣服,或者是任何给人看起来就很可爱的衣服。这种衣服可能会以襞襟的造型呈现,各色混以粉白(例如粉红色)为基调,辅以玩具或包包之类的小装饰,看起来像动漫里的人物。[9]

日本人的观感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爱”已经成为日本文化的一环,也成为了日本的国家象征。《酷日本》(日语:クール・ジャパン)的作者杉山知之相信,“可爱”早已深植在日本那种以和为贵的文化里。武藏大学社会学教授栗田宣义指出“可爱”在日本是一个“很有魔力的词”,只要是人们可接受的想要的事物都是可爱的。

另一方面,对可爱抱持怀疑态度的人认为可爱其实是人类童心未泯的象征。[10]不过有些日本人认为“可爱”文化让人觉得日本人始终不愿意长大,逃避残酷的现实,也危及了传统文化。但是也有人认为可爱文化替日本赚取了大笔的外汇,甚至为日本文化外交力量(软实力)创造有利筹码。[11][12]

对其他文化的影响

可爱商品在东亚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流行,例如韩国、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9]其中尤以台湾受其影响最深。

在某些亚洲与西方文化当中,喜爱日本流行文化的人经常将日文的“可爱”(kawaii, 可爱い) 与其他日文单词连用,但实际上却造成误用。“可爱”一般只用在御宅族次文化里,美国歌手关·史蒂芬妮却曾经在她的MV当中随口说出这个词。[13]

在北美的企业里,可爱文化与漫画的影响力随处可见,例如纽约的百货龙头,梅西百货就曾在2012年的感恩节大游行中,让日本三丽鸥的吉祥物代表Hello Kitty在最前排演出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