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余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统治452年3月11日- 10月29日
出生?
逝世452年10月29日
全名
拓跋余
年号
承平:452年二月-十月
谥号
南安隐王
政权北魏

拓跋余(5世纪—452年10月29日),鲜卑名可博真[1]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子,生母闾左昭仪。北魏皇帝,为中常侍宗爱所立,但同年又被其杀害,所在位232天。

生平

拓跋余生年不详。太平真君三年(442年),拓跋余获封为吴王正平元年(451年)九月,太武帝南征,以拓跋余留守平城。十二月改封南安王

正平二年二月五日(452年3月11日),中常侍宗爱弑太武帝尚书左仆射兰延侍中吴兴公和疋、侍中太原公薛提等秘不发丧。兰延、和疋认为太武帝嫡孙拓跋濬冲幼,欲立太武帝在世长子,于是召东平王拓跋翰,置于秘室。薛提则坚持立拓跋濬,兰延等犹豫未决。宗爱得知。宗爱曾得罪拓跋晃,素来厌恶拓跋翰,却和拓跋余关系好,于是秘密迎拓跋余从中宫便门入宫,矫皇后令征召兰延等,斩于殿堂,再杀死拓跋翰,立拓跋余为帝,为太武帝发丧,改元承平(或作永平),大赦

拓跋余即位后,因自己不是作为先帝长子继位,即厚待群下以取悦众人,以宗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秘书,封冯翊王,以兄长原太子拓跋晃辅臣尚书令古弼司徒,兼太尉张黎为太尉,羽林中郎、幢将乌程子建威将军吕罗汉典宿卫。但他也彻夜畅饮,夜夜笙歌,很快即令国库空虚,又多次出猎,即使边境有事,亦不加体恤,百姓皆愤怒,而他不作改变。南朝宋文帝刘义隆遣将檀和之侵犯济州,拓跋余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征南将军韩茂讨之,檀和之遁走。

另外,宗爱自拓跋余登位后掌权日久,朝野内外皆忌惮他,而拓跋余则怀疑宗爱另有所图,密谋削夺宗爱权力,宗爱于是于十月一日(10月29日)使小黄门贾周等乘夜趁拓跋余祭祀东庙而杀之(《宋书》作与宗爱同被兄拓跋谭所杀,疑误),隐秘其事,只有羽林中郎刘尼知道。

拓跋余被杀后,百官不知道立谁为新君,刘尼、吕罗汉等迎立拓跋濬为北魏文成帝,诛杀宗爱。文成帝以王礼安葬拓跋余,谥为隐王

先前太平真君七年(439年)八月,月犯荧惑;八月至十一月,又犯轩辕。是岁正月,太白经天。九月火犯太微。这些星象被认为是从拓跋晃去世到拓跋余被杀一系列事的预兆。

前任:
父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焘
中国北朝北魏皇帝
452
继任:
侄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濬

参考资料

  1. 《宋书·卷九十五·列传第五十五》:初,焘有六子,长子晃,字天真,为太子。次曰晋王,焘所住屠苏为疾雷击,屠苏倒,见厌殆死,左右皆号泣,晋王不悲,焘怒赐死。次曰秦王乌弈肝,与晃对掌国事,晃疾之,诉其贪暴,焘鞭之二百,遣镇桴罕。次曰燕王。次曰吴王,名可博真。
  • 《魏书·卷十八·拓跋余传》
  • 《北史·卷十六·拓跋余传》
  • 《宋书·卷九十五·索虏传》

形象

剧名 演员
锦绣未央》(2016年电视剧)
吴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