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妃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恪妃(?—1667年)石氏清朝滦州城北明碑村人。吏部左侍郎石申之女,明朝湖广按察副使石维岳之孙女。顺治帝嫔妃

恪妃石氏
清朝妃嫔
逝世康熙六年 (1667年)
坟墓孝东陵
亲属
顺治帝

生平

清初统一战争中,吴三桂等汉族藩王的军事力量起着愈益重要的作用。以汉女为妃嫔有利于笼络降清汉官和汉族士绅,并且能够缓解民族矛盾。

顺治十三年六月,孝庄文皇后命鳌拜遏必隆索尼三人启知顺治帝册立妃嫔之事,礼部奏请册立两妃九嫔。顺治帝下旨先册立东西二宫皇妃,又朝鲜使臣麟坪大君李㴭抵达北京时,看到京城张贴的选秀告示,称畿辅州府正在举行选秀以充后庭,对象为良家美女。定南王孔有德之女、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之养女和硕格格孔四贞原拟立为东宫皇妃,惟她称其父生前已将她许配给偏将之子孙延龄。因此,“汉官女”出身之后妃人选仅余石氏一人。同年丙申,已及笄的石氏以“汉官女”的身份被选入宫侍奉清世祖福临。

《滦州志》记石氏的封号为贵人,待考。石氏实以福晋身份入宫,在宫廷的位份比妃位低,同时又比小福晋和格格之位高。顺治帝的后宫里除了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和被娘家接回蒙古的静妃额尔德尼布木巴之外,实则并没有其他达到妃位的内庭主位。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位在顺治朝并未正式实行,所以石氏所处的福晋级实际上是仅次于皇后皇贵妃位的级别。顺治帝的后宫中,在顺治朝位居福晋级的仅有四位。除了石氏之外的三位博尔济吉特氏福晋都是蒙古贵族出身的,但是汉官女出身的石氏在档案中显示实为四福晋之首。

福晋石氏入宫后允许穿着汉式冠服,并且居住在西六宫永寿宫。顺治帝曾令她的母亲赵淑人乘肩舆进入西华门,在右门下舆入宫行家人礼、赐隆重的筵席和赏赉[1]

康熙六年(1667年),裕亲王福全分府时,清廷要拨给福全四个内务府管领,其中一个管领要从当时顺治帝的四位福晋级遗孀所领管领中拨出,让其带入自己的封旗镶白旗。福全获得的管领是属于时为福晋的石氏。同年十一月三十日,福晋石氏去世,并且在十二月被康熙帝追封为皇考恪妃。恪妃初葬在蓟县黄花山下的悼妃园寝。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四月初七日,移葬位于清东陵孝惠章皇后陵 (即孝东陵,今河北省遵化县昌瑞山)。

家族

  • 五世祖:石杰,凤阳大使[2]
  • 高祖父:石矿,宁夏审理[2]
  • 曾祖父:石璞,亦作石朴,顺德大使[2]、太史,因其子石维岳而被追赠中宪大夫、河南怀庆府知府,因其孙石申而被晋赠通议大夫、吏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石璞和其长子增广生石维岱的事迹被载入《滦州志》[3]
  • 祖父:石维岳,母王氏。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进士,曾任兵部观政、河南开封府中牟知县、河东监运司知事、四川龙安府推官、怀庆守、长沙宪副、湖广按察副使等职。顺治十八年追赠通议大夫、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妻谢氏和妾张氏亦追赠淑人[4]
  • 父:石申,生母张氏。顺治三年丙戌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弘文院检讨,曾任弘文院编修、国史院侍讲、国史院弘文院翰林院侍读学士、吏部侍郎、刑部侍郎、仓场侍郎等职,追赠吏部尚书,妻淑人赵氏。康熙九年,康熙帝东巡时曾入问石申的住宅。
  • 兄弟:石几,以父官吏部尚书荫主事;石章,官职暂不详,以父官吏部左侍郎荫[3]

注释

  1. 《永平府志》石申,字仲生,滦州人.明副使维岳子.登顺治丙戌进土,选庶青士.先是,世祖章皇帝稽古制选汉宫女备六宫.申女及箅,承恩赐居永寿宫,宫服用汉式.敕召申妻赵淑人乘肩舆入西华门;至右门下舆八富行家人礼。赐重筵,赐贮赏赉有加。后封恪妃。
  2. 2.0 2.1 2.2 《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序齿录》:石维岳,民籍,治《易经》,年三十一岁中式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第三甲第七十八名进士。己卯二月初五日生,行二,曾祖石杰,凤阳大使;祖石矿,宁夏审理;父石璞,顺德大使;母王氏。永感下,妻谢氏,兄维岱(庠生),弟维岩;维𪩘;维岗;维岫,子甫;申;周。由增生中式庚子乡试五十名举人,会试中式七十七名。授兵部观政,授河南开封府中牟知县,癸丑被论降补河东监运司知事,丙辰陞四川龙安府推官。
  3. 3.0 3.1 《滦州志》
  4. 《清顺治十八年恩封石申之父石维岳及嫡母生母之诰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