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塞尔条约(1948年)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布鲁塞尔条约》签署于1948年3月17日,签署国包括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以及英国,是前一年英法间防御协定敦克尔克条约的延伸。

西欧联盟

作为战后欧洲安全合作上的一项努力,在欧洲共同防御的考量上,布鲁塞尔协定也堪称促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先驱。不过两者在抵御的对象上考量不同:本条约纯粹主在抵御德国,然而隔年的北大西洋公约则因东西分裂情势无可避免、苏联取代重生的德国成为最大安全威胁来源,西欧的共同安全势需外延至整个大西洋(即包含北美)。

本条约由以下各国全权代表签订: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在欧洲无可避免分裂为两阵营的情况下,来自苏联华沙公约组织的威胁就显得更重于德国重新武装。西欧国家因此开始寻求订定一个能包含军事力量强大的美国也能参与的共同防御协定。由于认知到苏联日渐增强的威胁,美国也支持这项构想。由此共同防御协定的构想加速进行,3月底美国加拿大以及英国的官方代表就开始密会协商,最终促成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于1949年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外部链接

签署
生效
条约
1948
1948
布鲁塞尔条约
1951
1952
巴黎条约
1954
1955
布鲁塞尔条约修正
1957
1958
罗马条约
1965
1967
合并条约
1975
N/A
欧洲理事会成立
1986
1987
单一欧洲法案
1992
1993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997
1999
阿姆斯特丹条约
2001
2003
尼斯条约
2007
2009
里斯本条约
                       
欧盟三支柱  
欧洲各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uratom)
欧洲煤钢共同体 (ECSC) (条约于2002年终止) 欧洲联盟 (EU)
    欧洲经济共同体 (EEC) 欧洲共同体 (EC)
    TREVI 司法与内政合作 (JHA)  
  刑事领域警务与司法合作 (PJCC)
  欧洲政治合作 (EPC) 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 (CFSP)
(松散的个体) 西欧联盟 (WEU)    
(条约于2010年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