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祚荣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渤海高王
渤海国第1任国王
统治698年-719年4月2日[1]
继任大武艺
出生
逝世719年4月2日
全名
大祚荣
谥号高王
王朝渤海国
父亲乞乞仲象
母亲

渤海高王朝鲜语:발해고왕渤海高王 Balhae Gowang,?—719年4月2日),讳大祚荣대조영大祚榮 Dae Jo Yeong),是渤海国的开国之主,在位期从698年至719年。

生平

根据《旧唐书》和《新唐书》的记载:姓“大”[2]氏,高句丽部(高句丽后裔)人,粟末酋长乞乞仲象之子。曾依附于高句丽,高句丽被新罗联合中国唐朝所灭后脱离高句丽,创立渤海国(震国)。

高句丽灭亡后,粟末靺鞨大祚荣在696年从营州东徙东牟山,拥兵自立,并于698年割据其地自封为,建震国,自立为振国王,遣使通于突厥。705年接受唐朝招安,向唐朝称臣,实现了和解。713年正式得到唐朝册封,成为渤海郡王,同时兼领“忽汗都督府”都督的职务。大祚荣建国后极力保持外交上的和平:除了向唐朝称臣修好之外,也尽力保持与突厥契丹新罗日本的友好关系。由于渤海国位处强国之间,所以成为了除日本以外的四个政权之间的缓冲区。正是由于大祚荣的睦邻政策才使渤海国得以在初唐之时保持独立。719年病逝,其王位由儿子大武艺武王继位,谥号为高王

封号

振国王的称号来源于武则天对大祚荣父亲大仲象所册封的震国公。

大祚荣的种族

关于大祚荣的种族,《旧唐书》记载大祚荣是“高丽别种”,[3]《新唐书》认为渤海大氏本为粟末靺鞨,依附高丽。[4]

家庭

兄弟

子女

  1. 渤海武王大武艺
  2. 大门艺
  3. 左威卫员外大将军大昌勃价,襄平县开国男
  4. 大宝方
  5. 大胡雅
  6. 大琳
  7. 大朗雅大郎雅

《桓檀古记》

桓檀古记》称大祚荣建年号天统,被尊为太祖[5]、圣武高皇帝。

附注

  1. 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高王22年3月丁酉,唐玄宗开元7年3月
  2. 当时靺鞨语的发音为“乞乞”,语义是“大”。
  3. 《旧唐书》卷一九九下《渤海靺鞨传》:“渤海靺鞨大祚荣者,本高丽别种也。”
  4. 《新唐书》卷二一九《渤海传》:“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
  5. 《桓檀古记》第七 大震国本纪

参见

外部链接

前任:
乞乞仲象
粟末靺鞨酋长
(699-719)
继任:
前任:
渤海郡王
(699-719)
继任:
渤海武王大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