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心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勇敢的心
Braveheart
导演梅尔·吉布森
监制梅尔·吉布森
小亚伦·赖德
布鲁斯·大卫
史蒂芬·麦维提
编剧蓝道·华莱士
主演梅尔·吉布森
凯瑟琳·麦康梅
苏菲·玛索
帕特里克·麦高汉
安格斯·麦克菲恩
布兰顿·葛利森
配乐詹姆斯·霍纳
摄影约翰·托尔约翰·托尔
剪辑史蒂芬·罗森布朗
制片商艾肯影业
片长177 分钟
产地 美国
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1995年5月24日
发行商美国、加拿大地区:
派拉蒙影业
非美加地区:
二十世纪福克斯
预算5300万美元
票房$210,409,945
中国大陆勇敢的心
香港惊世未了缘
台湾梅尔吉勃逊之英雄本色

勇敢的心是一部于1995年出品的美国电影,情节根据苏格兰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的事迹改编,澳大利亚著名电影人梅尔·吉布森担任该片的导演主角制片人

《勇敢的心》在上映后获得极大的成功,不仅赢得票房上的胜利,亦得到了众多专业影评机构的广泛赞誉,更加囊括了1996年度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化妆”、“最佳音效剪辑”5项大奖。但影片中对于历史的描绘多处严重失实,饱受批评。

由于《勇敢的心》的成功,在日后对于同类型的史诗战争片有不少的启迪,包括《角斗士》、《亚历山大大帝》、《特洛伊》、《300壮士》等皆有受其影响。

剧情

十三世纪末,英格兰国王“长腿爱德华”爱德华一世并吞苏格兰。长腿爱德华对苏格兰的暴政迫使一小群苏格兰人反抗,起义的后果导致年少的威廉·华莱士失去了父亲与哥哥。华莱士在葬礼后,认叔叔为养父,并且随叔叔离开了故乡。

多年后,华莱士成年回到了故乡,此时的苏格兰仍处于长腿爱德华的残酷统治下。华莱士返乡主要是希望能过平静的日子,务农维生、组织家庭、生儿育女。华莱士与青梅竹马茉伦(Murron)发展恋情,并且为了逃避英王赐与苏格兰贵族享有女子初夜权的不平等待遇,在一日晚上与茉伦秘密成婚,并将自己全裸的身体和宝贵的初夜献给华莱士。隔日,茉伦因遭到英军士兵的奸污而反抗,当地长官为了引华莱士出现而杀害茉伦。失去爱妻的华莱士揭竿起义,昔日村民也纷纷响应,华莱士最后也以茉伦遇害的手法报复了英军长官。

很快的,华莱士便与村民组成了起义军队,并且陆续征召响应的义士。他们先是闯入当地投靠英格兰的贵族城堡内,并且烧毁城堡。随着华莱士的事迹传开,越来越多的民众响应起义。而华莱士的军队也是势如破竹,先后赢得了多场战役:包括斯特灵桥之役打破了“步兵胜不了骑兵”的迷信,和攻下了英格兰重要城市约克城。长腿爱德华察觉事态严重,亲自率领更强的军队对付华莱士,双方在福柯克(Falkirk)交战;然而华莱士遭到联合的苏格兰贵族背叛,在福柯克之役战败。

在福柯克之役失败后,华莱士开始采取躲藏的游击战对抗英军,并且对于背叛的两位苏格兰贵族采取报复行动。同时,长腿爱德华的媳妇伊莎贝拉公主被派为特使与华莱士会面,伊莎贝拉多次协助华莱士抵抗危险,两人渐生情愫,伊莎贝拉甚至还怀了华莱士的骨肉。随后,苏格兰贵族要求与华莱士会面,华莱士相信贵族首领罗伯特·布鲁斯因此独自赴会,但不料被布鲁斯的父亲以及其他贵族出卖。华莱士被捕,罗伯特·布鲁斯也正式与父亲决裂。

华莱士受到英格兰行政官审判,只要华莱士承认叛国罪就可以减刑;华莱士不从,声称他从未效忠长腿爱德华。在伦敦的审判广场上,华莱士遭受各种拷打、折磨仍不肯屈服;此时连伦敦的群众也被华莱士的勇气所感动,纷纷大喊“审判长开恩”。华莱士利用仅剩的最后一口气大喊:“自由!”(Freedom!)在斩首前,华莱士恍惚看到了茉伦在人群中对他微笑。而后,紧握在华莱士手中的定情物也松落了。

在华莱士被斩首后,受到华莱士勇气影响的罗伯特·布鲁斯再次率领华莱士的手下对抗英格兰;这次,他们大喊着华莱士的名字,并且在最后赢得了热盼已久的自由。

制作

最初梅尔·吉布森认为由他来饰演威廉·华莱士恐怕太老了,他最初属意男演员杰森·派翠克;不过,即便梅尔·吉布森亲自饰演华莱士,制作公司Icon Productions在预算上恐怕也有困难。华纳兄弟则提供交换条件,若梅尔·吉布森能同意演出《轰天炮》的续集,就可以提供预算;但是他拒绝了。派拉蒙影业只同意在北美地区发行,最后在海外方面则由二十世纪福克斯代理发行。

剧组花了6个星期在苏格兰拍摄。大多数战争场面是在爱尔兰拍摄,并且用爱尔兰陆军后备军充当临时演员。整场戏最多用了1600名军人,并且允许可以蓄胡和换下制服、穿上中世纪服装。

与史不符

本片编剧兰德尔·华莱士受到了15世纪瞎子哈利史诗埃尔德斯利骑士,威廉·华莱士爵士的行动和功绩》(The Acts and Deeds of Sir William Wallace, Knight of Elderslie)的启发,并以此为据撰写了该剧本[1],为了辩护他的剧本,兰德尔·华莱士说道:“瞎子亨利说的是历史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说出了我的心里话[1]。”现在并不认为瞎子亨利的诗符合史实。虽然电影中某些并不符合史实的事件(例如在电影开头的吊起苏格兰贵族的桥段),是取材自瞎子亨利的诗[2],但是电影也存在大量的情节既非历史也没有出现在瞎子亨利的诗中(例如华莱士与丽莎贝拉王妃的绯闻)。

伊丽莎白·尤恩认为《勇敢的心》几乎完全不顾历史来换取故事的传奇性[3]。电影参考了苏格兰罗伯特·德·布鲁斯(Robert the Bruce)的历史和威廉·埃德蒙斯顿·艾顿(William Edmondstoune Aytoun)所写的诗《布鲁斯之心》(Heart of Bruce)。在电影中,Sir James the Good Douglas说:“Pass thee first, thou dauntless heart, As thou wert wont of yore!”,而事实上,他早在安达卢西亚的特巴战争中牺牲[4]。这是该片众多失实中的一个。

莎朗·克罗撒说电影包含了大量的历史性错误,首先,华莱士和他的同伴们所穿的格子花腰带并不准确。“当时的苏格兰人不穿格子花腰带。”此外,当苏格兰人开始穿时,“也不像电影所表现的那样奇异”,她将这失准比喻为“一部由美国殖民者拍摄穿着20世纪商业套装的被殖民者的电影,可惜夹克衫还穿反了[5]。 事件不真实,时间不真实,人物不真实,名称不真实,道具不真实。简言之,什么都不真实[6]。”格子花腰带直到在才16世纪引进苏格兰[7]。彼得·特拉奎尔这样评价华莱士“一个多毛野蛮的苏格兰高地人,滑稽地涂着1000年前的蓝色染料,并穿着500年后的格子裙[8]。"

爱尔兰历史学家Seán Duffy这样评价:斯特灵桥之战本该在一座桥上发生[9]

在2009年,本片在由时代杂志评选的“最不符合历史的电影”排名上名列第二[10]。 在电影的DVD版的音频评论中,梅尔·吉普森承认了众多失实,但他辩护身为导演做出的选择,在电影中呈现事件的方式比起史实和神话更加引人注目。

初夜权

长腿爱德华,英格兰王,在电影中批准了初夜权,他允许中世纪的领主在新婚之夜带走他手下农奴的处女。持批评态度的中世纪学者认为这样的所谓权利只是个迷思,令人惊讶的是所有提出这种观点的人无法或不愿找到任何可信的来源[11][12]

独立和占领

电影暗示苏格兰已经被英格兰占领过一段时间了,且至少从华莱士幼儿时期开始占领,在福尔克之战中华莱士对年轻的布鲁斯说:“我们会得到一个我们之前未曾获得的东西,属于我们自己的国家。”而事实上,苏格兰在华莱士起义前一年被英格兰瑞纳入侵,在亚历山大三世去世前,苏格兰是一个独立的国家[8]

威廉·华莱士的形象

正如约翰·谢尔顿·劳伦斯和罗伯特·朱维特所说:“因为(威廉)华莱士是苏格兰最重要的民族英雄之一,他生活在很遥远的过去,许多关于他的事可能只是传说,但有一些历史学家也同意的事实”,苏格兰学者马特·埃瓦特总结如下:

华莱士出身时是苏格兰的绅士阶级,他父亲在他18岁时去世,他母亲则在他24岁时去世。他于27岁时,在杀死自己的妻子后杀死拉奈克的法官。1297年,他在斯特灵率领一群平民成功地对抗英格兰,短暂的成为苏格兰的领袖;但华莱士作为军事领导的名声也在同一年败坏,使得他辞去领袖一职。在被英格兰人于格拉斯哥捕获之前,他在法国流浪了数年,之后则因叛国罪被残忍的处决。

——Shelton Lawrence, John; Jewett, Robert,The Myth of the American Superhero. Grand Rapids, Michigan: Wm. B. Eerdmans. p. 163.

A.E.克里斯塔·卡尼茨对于历史上的威廉·华莱士进一步写道:他是一个苏格兰贵族的小儿子,伴随他的是他的私人牧师和良好的教育,最终成为苏格兰王国的捍卫者,从事与汉堡城市吕贝克和汉堡的外交通信工作。她发现,在电影中。他作为较低级别贵族的身份被抹去,取而代之的是平民身份,并赋予他强烈的解放人民和土地的决心[13]

科林·麦克阿瑟写道,“勇敢的心”在历史事实上的民族主义出现之前,将华莱士构建为一种现代化的民族主义游击队领袖,在这个概念下,民族国家可以动员不同的阶级和利益。” 麦克阿瑟说华莱士在Falkirk兵败后企图向爱德华一世请求减轻刑罚,并且招募那些愿意对他效忠的人,并处死不愿听命于他的人[14]。卡尼茨认为,描写“缺乏阶级团结”和绞刑会影响华莱士在电影中的形象,而将他描述成为一位为了初夜权而战斗的勇士是具有道德正确性的[13]

法国的伊莎贝拉的形象

在片中,法国的伊莎贝拉被描绘在福尔柯克之战后与华莱士存在私情,她之后告诉爱德华一世他已经怀孕,暗示她的儿子——爱德华三世,是华莱士的孩子。而事实上。伊莎贝拉在福尔柯克之战时才3岁,且生活在法国,直到爱德华二世继位,她也尚未与爱德华二世成婚,爱德华三世在华莱士死亡之后7年才降生[10][15]

然而,这样的安排可能是受到了Sydney Goodsir Smith的戏剧《华莱士:五战五胜》的影响,它让伊莎贝拉出现在了福尔柯克之战中,并称她渴望一位“真正的男人”。而在当时,派遣妇女进入战区以外交任务是不寻常的。

罗伯特·德·布鲁斯的形象

布鲁斯在苏格兰独立战争的早期,在苏格兰起义军英格兰人两个阵营中换过数次,但是始终没有直接背叛华莱士,他在福尔柯克之战中可能并未站在英格兰人这边。(虽然这种说法出现在一些中世纪的资料中)[16]后来,班诺克本战役不是一场自发的战斗,他已经在对抗英格兰的游击战争八年了。 在成为国王之前,他的头衔是卡里克的伯爵,而不是布鲁斯的伯爵[8]

长腿爱德华和爱德华王子的形象

历史上的爱德华一世是冷酷无情的,但是电影夸大了他的这种性格。爱德华喜欢诗歌和竖琴,对他的妻子卡斯蒂利亚的埃莉诺而言,他也是一位忠贞的丈夫。作为基督徒,他也时常布施贫苦。在电影中,他嘲笑伊莎贝拉在贿赂华莱士无果后将财物施舍给了穷人的做法是不太可能的。此外,爱德华在华莱士执行死刑的两年后在出征途中死去而不是在家里的床上死去。[8]

将爱德华二世描写成一位阴柔的同性恋,导致有人指控梅尔·吉普森是恐同性恋者

历史上的爱德华二世,虽然与两个女人生了5个孩子,但有谣传说他与男人有性关系,包括了Piers Gavesto。 吉普森为了将爱德华二世描述成软弱无能而辩护:

作为对长腿爱德华谋杀王子的同性恋爱人飞利浦的辩解,吉普森称:“爱德华一世将这个角色扔出窗外,不是因为他是同性恋……他对他的儿子失望,对任何人失望[18]。”吉普森称长腿爱德华杀死他儿子的同性恋爱人是因为他是一个精神病人[19]。吉普森对于一些观众嘲笑这个谋杀场景。

华莱士的军事战争

“来自下一个幽谷的麦克格雷戈”在拉纳克暴动后不久后加入华莱士是可疑的,因为格雷戈部落不确定在当时是否存在。当他们籨他们传统家乡出现时是在Orchy峡谷,距离拉纳克尚有一些距离[20]

华莱士确实赢得了斯特灵桥之战,但是它在《勇敢的心》被扭曲过度了,电影中没有出现桥,也没有出现安德鲁·莫雷,苏格兰军队的领袖,他在这场战斗中受到了致命伤。之后华莱士的确大规模袭击了英格兰,但是他没有走到约克郡那么远,也没有杀死长腿爱德华的侄子。[8](但瞎子亨利说的更夸张,他说华莱士最远走到了南边的圣奥尔本斯,并且在女王与他会面后放弃进攻伦敦)[2]爱德华的侄子布列塔尼的约翰确实参与了苏格兰独立战争,但不是死于约克的。

福尔柯克之战的英军有征召入伍的爱尔兰士兵没有历史根据,该次战役的英军中没有爱尔兰军队(虽然有很多是威尔士人),而且中世纪并无征兵制(即便存在封建税)。[8]

吉布森在电影中使用的双手长剑在这个时期没有广泛使用。单手的剑和盾会更符合历史。

角色

演员 角色 介绍
梅尔·吉布森 威廉·华莱士 父亲与哥哥起义被杀害后,由叔叔扶养长大,长大后返乡与青梅竹马成婚。在爱妻被奸污和杀害后,与村民联手组织军队追求苏格兰的独立。
凯瑟琳·麦康梅 茉伦·麦兰诺 华莱士爱妻,将自己全裸的身体和宝贵的初夜献给了威廉·华莱士,因为为了维护自己贞操,反抗英军士兵的奸污,而被处极刑,以此诱华莱士出现。她的名字与史实上的玛里昂·布莱芙 (Marion Braidfute)不同,主要是为了与罗宾汉故事中的玛莉安小姐 (Maid Marian)有所区别。
苏菲·玛索 法兰西的伊莎贝拉 法国公主,下嫁给英格兰王子爱德华。由于婚姻不美满,在听闻了华莱士的事迹和亲自会面后,深深被他的勇气与气魄所吸引。
帕特里克·麦古恩 爱德华一世 英格兰国王,绰号“长腿”,因其对苏格兰的暴政得名。面对华莱士的起义,采取全面镇压的手段。
安格斯·麦克菲恩 罗伯特·布鲁斯 苏格兰贵族,父亲欲极力将其巩为国王,后受到华莱士的勇气激励,率领苏格兰人赢得自由。
布兰顿·葛利森 汉密希·坎贝尔 华莱士的儿时好友,起义军队的重要人物之一,华莱士的左右手。做事常不经思考,滥用武力。
大卫·欧哈拉 麦德·史蒂芬 华莱士军队中的爱尔兰自愿军,喜欢套用上帝之名并且声称爱尔兰是他的岛屿,但是却多次拯救了华莱士的性命,成为华莱士倚重的助手之一。

参考资料

  1. 1.0 1.1 Lin., Anderson,. Braveheart : from Hollywood to Holyrood. Edinburgh: Luath Press. 2005: 27. ISBN 1842820664. OCLC 56653360. 
  2. 2.0 2.1 Unmapping the Territory: Blind Hary's Wallace, Felicity Riddy's chapter in Edward Cowan's The Wallace Book (2007, ISBN 978-0-85976-652-4)
  3. Ewan, Elizabeth; Davey, Bruce; Gibson, Mel; Ladd, Alan; Wallace, Randall; Caton-Jones, Michael; Broughan, Peter; DeWady, Larry; Jackson, Richard. Braveheart..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95-10, 100 (4): 1219–21. ISSN 0002-8762. doi:10.2307/2168219. 
  4. Lays of the Scottish Cavaliers and Other Poems / Aytoun, W. E. (William Edmondstoune), 1813-1865. 2012-03-29. 
  5. Braveheart Errors Illustration of Scale. medievalscotland.org. [2018-11-22]. 
  6. Regarding the Film Braveheart. 2012-11-13. 
  7. A History of Scottish Kilts | Authentic Ireland Travel. www.authenticireland.com. [2018-11-22] (美国英语). 
  8. 8.0 8.1 8.2 8.3 8.4 8.5 Traquair, Peter Freedom's Sword,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1998)
  9. Braveheart...brave attempt. History Ireland. 2013-01-28 [2018-11-22] (美国英语). 
  10. 10.0 10.1 The 10 most historically inaccurate movies - Times Online. 2011-06-15. 
  11. Albrecht., Classen,. The medieval chastity belt : the myth-making process.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151. ISBN 9780230603097. OCLC 314776153. 
  12. FACT CHECK: First Knight. Snopes.com. [2018-11-22] (美国英语). 
  13. 13.0 13.1 1961-, Utz, Richard J.,; G., Swan, Jesse; Paul., Plisiewicz,. "Historians ... Will Say I Am a liar": The Ideology of False Truth Claims in Mel Gibson's Braveheart and Luc Besson's The Messenger. Postmodern medievalisms. Cambridge: D.S. Brewer. 2005: 121–42. ISBN 184384012X. OCLC 56541271. 
  14. 1942-, Barta, Tony,. Screening the past : film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history. Westport, Conn.: Praeger. 1998: 167–87. ISBN 0275954021. OCLC 70754348. 
  15. Correction.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36-07, 41 (4): 857. ISSN 0002-8762. doi:10.2307/1842645. 
  16. Robert., McNair Scott,. Robert the Bruce : King of Scots. Edinburgh: Canongate. 1996, ©1982: 58–59. ISBN 0862416167. OCLC 43419078. 
  17. Stein, Ruth. Mel Gibson Dons Kilt and Directs.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1995-05-21. 
  18. Gay Alliance has Gibson's 'Braveheart' in its sights. Daily News. 1995-05-11 [2010-02-13]. 
  19. Icon | Dallas Observer. 2014-05-13. 
  20. Plean., Way, George, of. Collins Scottish clan & family encyclopedia. Glasgow: HarperCollinsPublishers. 1994: 220–21. ISBN 0004705475. OCLC 32241632. 

外部链接

奖项
上一届:
阿甘正传
奥斯卡最佳影片
1995年
下一届:
英国病人


Template:梅尔·吉布森执导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