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盘西化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全盘西化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思潮,最早于1915年提出[1]

民国时期的全盘西化

陈序经胡适等人认为,晚清被西方列强侵入是因为中国君主专制文化落后,因此主张学习西方思想行为方式,全盘抛弃中国文化。

1980年代的全盘西化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改革开放,经历文革的停滞后,牵起80年代文化热。进入1980年代后,面对中国经济水平落后,与港、台及西方国家差距巨大的现实,以“全盘西化”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风潮再度兴起,直接冲击中国社会对中国政府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

1988年,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河殇》对中国和中华文明进行全盘否定。1989年,全盘西化论达到顶点。研究者认为,1980年代的全盘西化论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国家方向的命题继续,是在西方国家示范效应下知识界对中国改革停顿的反应,亦与中国政府引导舆论的倾向相关[2]。1990年代后,在中国经济腾飞、国家实力提升的背景下,全盘西化论衰退。

注释

  1. 张岱年程宜山著,《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页352。
  2. 刘洋波. 摘要. 全盘西化思潮的兴衰(1979-2007) (硕士论文). 北京大学. 2008-05-00 (简体中文).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