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专制主义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东方专制主义(英语:oriental despotism),指在西方传统中,对于专制主义及亚洲东方文化的一种观点。最早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正式形成学术名词则是来自德裔美籍汉学家魏复古在1957年发表的汉学钜作《东方专制主义—对于集权力量的比较研究》(Oriental Despotis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otal Power)。此书被克拉克洪认为是“所有研究人类社会的严肃学者的一本必读书籍”,甚至将这本书与马克思的《资本论》和韦伯的《经济与社会》相提并论。日本有关中国水利史的研究,最早就是围绕魏复古的东方专制主义论展开的。

魏复古于1920年代和1930年代初期,曾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辩论,后者遵循斯大林的格言,即所有社会都经历了历史增长的相同阶段,因此亚洲必须遵循这一阶段。当他从纳粹德国监狱获释时,他于1933年与妻子来到美国,并多次前往中国进行研究。在1920年代末和1930年代初,莫斯科的正统理论家拒绝了维特福格尔的观点,因为它们不同于斯大林的观点,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也拒绝了它们。一篇1936年的论文《灌溉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提到,帝国的成功取决于对灌溉的控制,灌溉增加了农业产量,以及漕运量,从而使政府获得了军事和财政控制。1930年代,魏复古还与欧文·拉铁摩尔建立了学术关系。拉铁摩尔与魏复古一样,对生态结构和物质条件感兴趣。

《东方专制主义》认为东西方社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东方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与治水密不可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必须建立一个遍及全国的组织。 “因此,控制这一组织的人总是巧妙的准备形式最高统治权力”,君主专制便由此形成。而中国正是这一特征的集中反映。

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在1959年批评魏复古的这本著作“失实”、“偏见”,“不幸的是,我们现在手头所有的是一本后人只能与冷战时期具体情况相联系才能理解的政治读物,而不是一种成熟的、经过深思熟虑的学术著作。

该书在1989年出版中译本之后,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对此感到失望,“对于这样明显有反动政治意图的书,如果任其流行,不加批判,那显然是不对的”。“魏复古……对中国问题是花了功夫的。它的整体倾向和基本结论都是错误和反动的,但也不排斥个别的地方有合理的成分或值得引起注意之点。”为此,1990年和1994年还举行了两次专题讨论会,从理论上和学术上对这本著作进行批判。并且在1997年出版了《评魏复古的〈东方专制主义〉》一书。

参看

参考书目

  1. Karl A. Wittfogel, Oriental Despotis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otal Power, Yale Univ Pr (January 1, 1967) ISBN 0300010540
  2. [美]卡尔.A.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3. 评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1997 ISBN 7-5004-2074-9
  4. 从“治水社会”到“水利社会”,《读书》,(8)2005,p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