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尾岛

坐标20°08′41″N 107°42′51″E / 20.14472°N 107.71417°E / 20.14472; 107.71417 (Thổ Chu Island)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白龙尾岛
Bạch Long Vĩ
地理
位置北部湾
坐标20°08′41″N 107°42′51″E / 20.14472°N 107.71417°E / 20.14472; 107.71417 (Thổ Chu Island)
面积3.045平方千米(1.176平方英里)
管辖
海防市
白龙尾县
人口统计
人口902(2009年)
人口密度297人/平方公里(769人/平方英里)
族群京族

白龙尾岛越南语Bạch Long Vĩ白龍尾),17到18世纪西班牙人称该岛为德梅约岛(Is. De Mejo),1950年代之前曾用名夜莺岛浮水洲岛越南语Phù Thủy Châu浮水洲[1]。 是南海北部湾上的一个小岛,行政区划上属于越南海防市白龙尾县。欧洲船只称此地为“night in gale”(暴风夜),与英语“夜莺”(nightingale)相近,讹传为夜莺岛(Nightingale Island)。1771年,法国绘图员里戈贝尔·珀恩(Rigobert Bonne)所绘地图上,已有此名。

白龙尾岛面积3.045平方公里,位于中国海南岛与越南海岸的中间,距海南岛120公里,距越南海防市也是120公里。1992年12月9日,越南政府将白龙尾岛单独划出,设置白龙尾岛县。至2009年,该岛人口为902人。周边海域渔业和油气资源丰富,盛产鲍鱼[1]。1957年此岛连同岛上民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移交越南民主共和国

历史争议

中国越南之间曾就白龙尾岛有过争议。白龙尾岛(并非广西钦州白龙尾)坐落于北部湾的中心位置(北纬20°1′,东经107°42′),又称夜莺岛(法语翻译)或浮水洲岛(中国渔民俗称)。

1877年(光绪三年),文昌县符建明、符怀积等人经商,运送货物到西贡、海防、泰国,常在浮水洲躲避台风,他们在岛上修建了海宝庙,祭祀马伏波公天后娘娘[2]

1887年(光绪十三年),清朝与法国签订边界条约,划分中国与法属印度支那边界。以商务利益换得钦州江坪、黄竹两处越南飞地。对于海上边界的划分,法国提出以北仑河河口所在的东经108度03分向南延伸,作为海上岛屿及北部湾的划分界线。根据这一划法,白龙尾岛将归法国所有。但这一分界方法没有被中国接受,1887年的《中法续议界务专条》并未划定此海域的归属。

1917年(民国六年),文昌县峨蔓镇龙门村王初侬、许赞海开始在岛上居住。此后,峨蔓镇、三都镇人民在岛上定居者越来越多。王引振、许运中和王藻棠等人携带家眷到浮水洲村定居[2]。1931年,海南儋县峨蔓镇人蒲公才、蒲文江、陈有德等集资巨款成立公司,买了耕牛10多只到岛上垦种高粱、番薯和瓜果等,农闲时就钓捕鲍鱼和鱿鱼,在浮水洲村以外发展起公司村[2]。1934年(民国二十二年),广东省政府派专员到该岛视察,了解岛上水产资源和居民的作业及生活情况,写成调查报告并发表于广东省的“渔讯专号”[2]

1950年海南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少数国民党军队逃亡至该岛。伪儋县县长王焕、儋县国民党党部书记阮中歧、某团团长梁为林、大队长李本蕃等率40余人等登岛,先后委派梁帝烈、薛承运、李胜日、陈现琼等为里长,王家荣、陈卓全等为“副里长”[2]

1955年,解放军占领浮水洲岛,并在该岛成立儋县人民政府浮水洲办事处。隶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儋县,成为中国近代以后正式行使管辖的记录和标识。据李德潮《白龙尾正名》一文记载:“1955年解放时,(岛上)有居民64户,249人(男127人、女122人)。居民全部是中国汉族人,讲澹州(海南澹县)话。岛上有庙宇一座,奉祀天妃娘娘和伏波将军(马援)。”岛上有两个村庄,大村名“浮水洲村”,小村名“公司村”。

1957年,经中共中央领导批示,浮水洲岛移交给越南。一种说法是:1957年越战前夕,为了支援越南的抗美战争,周恩来北越总理范文同签署秘密协议,将北部湾里的白龙尾岛,“出借”给越南政府,让其在上面修建雷达基地,作为预警轰炸河内美国飞机,同时作为中国援越物资的转运站。另一种说法周恩来是“借岛协议”的签署者,毛泽东则是“借岛”的拍板者。还有一种“移交说”,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科研部1992年出版的《我国与邻国边界和海洋权益争议问题资料选编》记载:“北部湾划界涉及一个重要因素,即在海域中央的一个岛屿,原属于我国,称为浮水洲或夜莺岛,1957年我移交给越南,越改称为白龙尾岛。”[3]

后续历史

1957年1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白龙尾岛移交给越南民主共和国。当时岛上有135户家庭,共518人。同日,越南总理签署49/TTg号决定,白龙尾岛设立社级行政单位,直接隶属海防市管辖[4]

1965年,随着美国对北越的轰炸愈演愈烈,白龙尾岛居民全部撤往大陆,从此直至1992年,白龙尾岛只有越南军队驻守,没有常住居民[4]

1992年12月9日,越南政府通过15/NĐ/CP号决定,白龙尾岛设立白龙尾县,隶属海防市管辖[4]

1993年2月26日,海防市组织一批白龙尾岛原居民和青年志愿者返回白龙尾岛举行活动[4]

根据2000年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两国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协定》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中越两国再次明确界定,白龙尾岛(也就是中国以前所称的浮水洲)属于越南领土[5],在划界协定中明确划入越南海域[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条约法律司海洋处处长萧建国2004年8月3日的声明,北部湾划界不涉及白龙尾岛主权。该处官员以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中国国家海洋局的官员随后明确指出:“白龙尾岛确实属于越南。”[7]

评论

据李德潮所著《白龙尾正名》一书声称,越南先后抓扣在白龙尾岛周围捕鱼的中国渔船,损害了中国数十万渔民的生计。

马白山在接受采访时“不止一次沉重地说,看来我是做错了一件事……1957年3月,上级指派我为代表,把浮水洲岛移交给越南,越南来的代表,也是一个军分区的副司令。当时有文件,说委任马白山作为移交浮水洲岛的全权代表,同去的还有当时的海南区党委的一位副书 记……移交时,部队撤,老百姓不动。有的老百姓不高兴,说我们是中国人,为什么要变成越南人?其他设施,如商店等都移交。移交前,我去过这个岛,岛上渔民主要是捕捞近海的鲍鱼。他们捕来的鱼,卖给大陆,也贩运到越南去卖。……移交仪式在岛上举行,文件都准备好,履行签字手续就成。移交的一切准备工作都是上面安排的,移交仪式:开茶会,桌上摆水果点心,都是越方带来的,晚上还设宴请客,越南还派了一个文工团演出。文工团员不少是在越的华侨。……移交给越南,主要是当时两国关系好,我们与胡志明是‘同志加兄弟’的友谊,反正是兄弟嘛,该岛又稍近越南一点,就通过一个仪式移交给它。”[8]

参见

参考文献

  1. 1.0 1.1 李德潮. 白龍尾島正名. 海洋世界. 1996, 9期: 6~7页. 
  2. 2.0 2.1 2.2 2.3 2.4 海南省儋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儋縣志·卷一·地理志. 新华出版社. 1996年. 
  3. 《我国与邻国边界和海洋权益争议问题资料选编》.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科硏部. 1992年. OCLC 67667322. 
  4. 4.0 4.1 4.2 4.3 Quá trình hình thành và phát triển của huyện đảo Bạch Long Vĩ. Trang chủ huyện Bạch Long Vĩ. [2007-11-16]. 
  5. 周健. 中越北部湾划界的国际法实践 (PDF).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 2019 [2020-03-10]. 
  6. 中越北部湾划界协定情况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1-05-06]. 
  7. 北部湾划界可作借鉴 白龙尾岛划归越南. [2004]. 
  8. 马大正. 《海角寻古今》.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 ISBN 9787228054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