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聚会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七星聚会”初始局面
(红先)

七星聚会,又名七星拱斗七星同庆七星曜彩七星棋江湖七星大七星[1]等。象棋“四大江湖名局”之一,有象棋“残局之王”之称[2]。清代出版的棋谱,如《心武残编》、《竹香斋》、《渊深海阔》等,都有收录此局。因此局面中红黑双方各有七枚棋子[3],故名“七星”。

七星聚会的红方一路兵有两种摆法:一种是摆在兵行线上(开棋位置),如《心武残编》、《蕉窗逸品》;另一种是摆在河界线上(前进一步,如右图),如《百局象棋谱》、《竹香斋象戏谱》、《渊深海阔象棋谱》。两种摆法的基本着法相似,只是前者稍微复杂一些,民间棋局大多采用此一摆法。[4]

特点

“七星聚会”红方易中的陷阱之一

此排局乍一看,红方似有取胜之机,但实际上,黑方处处设有陷阱,红方稍有不慎,便会中招反被黑方所擒[2]

例如:

  1. 炮二平四(将) 卒5平6
  2. 伡二进九(将)

走到这里如右图,红方貌似已绝杀了黑方。但黑方有一着象5退7,解将的同时反而可把红方将死

影响

1916年,丹麦象棋爱好者查尔斯·克莱恩(Charles Kliene)将此排局及其排局的各个变例翻译成英文传入西方[3]中国首次举办中国象棋国际邀请赛时,亦将该赛事命名为“七星杯”。[5]在中国的街头,也有人摆设“七星聚会”的赌局,与过路者对弈而赚取钱财。[6]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