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闻百科:反破坏方针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求闻编者留言 | 贡献于2022年6月13日 (一) 08:00提交的版本 (网站升级迁移)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被破坏的页面会对求闻百科的声誉和可信程度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也会使使用求闻百科的读者得到错误的信息、干扰社群讨论,是故,反破坏对于求闻百科来说十分重要。

破坏通常是指通过增删或修改内容,故意危害求闻百科正确性与完整性。求闻百科绝不容忍一切破坏,然而,不是所有破坏都是显眼的,亦不是所有大量的或有争议的修改皆是破坏,在确认新数据或资料是否正确,或是善意动机下的错误,或是全然的破坏时需小心。

尽管有些编者的行为可能违反社群的共识,但只要他们怀有改进求闻百科的想法,那就并非破坏。除此之外,编辑战也不属于破坏。对于每一笔您所认为的破坏,您需要仔细考虑,区分到底哪些改动有益,哪些是好心办了坏事,而哪些是破坏。如果把善意改动指认为破坏,反倒成了真正的“好心办了坏事”了。

破坏的类型

常见的破坏性编辑通常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

无理由清空页面

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已经成文了的条目,不太可能会遇到重写的情况。因此,在无任何理由的情形下,将已创建好的页面中合方针且具有百科性的内容完全删除或部分删除,抑或将这些内容替换为明显无意义或攻击性的内容都可以被视为破坏。但如果用户提供了合理的理由解释该清空操作,或是透过检查被移除的内容本身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出移除内容的合法理由,这一操作不应被视为破坏。

过度的扩充页面

破坏者有时向条目中恶意的加入大量内容从而使页面无法正常查看乃至由于过长而导致页面无法正常加载出来,从而达到破坏者破坏的目的。但请注意,绝大多数情况下过度的扩充页面并非破坏行为,请仔细判别,如果善意的过度扩充确实导致了访问问题,请以精简语句或对页面进行分拆工作代之。

打广告

在文中持续进行广告或自我宣传。

持续添加无用内容

对于一个条目来说,条目内的内容应都是对描述条目所描述这一主题有关、有助于描述条目主题的内容。因此,添加无用的表情符号、恶作剧、冒犯性内容或完全无意义的内容都是不被允许的。这种类型的破坏较为常见,但是,往条目中加入随机排列的字符串的行为却有可能是新用户的编辑测试。后者虽然不允许,但并不属于破坏。

恶意创建页面

即创建明显恶作剧、明显攻击性以及其他有意掺杂了明显不准确内容的页面。然而,“创建的页面符合删除的标准”并不意味着“创建的行为一定属于破坏”。很多页面虽然不是破坏的产物,也由于不合方针要求需要删除甚至快速删除。例如,新用户在不了解编辑守则的情形下,可能会善意地创建空页面、含有无意义文字的测试页面,这都不属于破坏。创建无关注度但不含有上述明显恶意内容的条目也不属于破坏。应与创建这些页面的用户展开充分的沟通,很多时候,只要这些用户理解了我们的规则,即使他们不愿意按照这些规则编辑,他们也会停止违规行为并离开这里。